伴君如虎 - 分卷阅读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请收藏
    “谁在外面吵闹。”

    玉蓉也不敢稍有动作,面上几无喜怒之色,如坚冰一块就这么麻木僵硬的被皇帝护着。

    “回禀圣上,有两个衣衫褴褛的灾民前来喊冤告状。微臣已将人拿下,待圣驾过后,就地斩首。”

    “且慢,朕之臣民不问清缘由怎可随意屠戮。”随后低声问怀里的冰块,“玉蓉怎么看。”

    他面无表情,义正言辞,“罪臣不敢非议朝政,还请陛下定夺。”

    皇帝笑着小声说,“那就凌迟如何,胆敢阻拦圣驾,必须处死。不然愚民不足以臣服。”

    他刚要命令车外的程奉泉处决灾民,不料嘴被玉蓉的纱布手捂住了,一股子苦涩的药味儿,难闻的紧,他却不着恼,看清了玉蓉脸上的焦急之色,反倒来了兴致,笑的更开怀了。

    玉蓉急道,“陛下且慢,愚民无智,胆敢犯上拦档御驾,肯定是有莫大冤情,还请陛下暂听民言,若有虚假在定罪不迟。”

    皇帝笑着,用手指碰了碰玉蓉挺翘秀美的鼻尖,兴味的说道,“就依爱妾所言。”随后朗声吩咐,“祭拜圣庙不可耽误时辰,犯上刁民暂行关押,事后着常琴盘问,如若所言有虚,即刻问斩。”

    程奉泉领命离开,随后刘全隔着帘子说有密信一封。玉蓉赶忙从皇帝怀里撤出,跪到一旁的角落。随即帘外递进来一封火漆密信,上书陛下亲启,无耐相隔甚远,玉蓉将信接过递给皇帝,瞥了一眼字迹甚是飘洒俊逸。

    皇帝打开信件,看了看将信撕碎焚毁。阴测测的骂道,“狗奴才孙世虎张凤鸣这些个佞臣贼子,居然狗胆包天,真是死一万次不足以平朕怒。”

    玉蓉蜷缩一侧,只能屏息静侍。下车时候竟是恢弘的祭祀祈福的大典,他小时候随着父皇来过一次,几乎没什么印象。这一次也不敢四处张望。下了马车随即躬身跪地,让皇帝踩着后背下车,哪知隆盛帝轻功了得,只是清点了一下他羸弱的背脊就飘然落地。英姿飒爽,不似凡人。

    看着那人将自己卑微到泥土中,他心中燃起了一撮愤怒的火苗儿。再加上刚才的密信,怒火一发不可收拾。原本祥和喜乐的祈福大典就这么索然无味的结束。

    回程的时候,皇帝忽然变了脸,让玉蓉一路随车走了回去,天气寒冷,走到半路他体力不支再次倒地不起。隆盛帝撩开帘子看着外面渐黑的天,心中不悦道,“皆是因为这罪人耽误了车马行程,将他丢到马上,快马加鞭赶回皇宫。”

    下了朝会,常琴常郁真携户部的方鹤年、吏部的罗启英到了鉴天阁中议事。皇帝懒坐在暖塌上,一脸潮红,神情不济。手中的奏章反复翻看。

    常郁真看了罗启英一眼,并没言语。

    罗启英担心皇帝身体,“隆冬已至,圣上今日操劳过重已感风寒,还请圣上以国祚为重,好生修养身体,才是万民福泽。”

    皇帝病弱的嘴角浮起一丝不善的笑意,虚弱的说,“难为爱卿们担忧。朕自登基以来,内忧外患,怎敢一日休息,以付苍生。日前去圣庙祈福,遇灾民拦驾告状,此事已惊动先皇神思,夜晚托梦,指责朕之不是,未尽爱民如子之重责。朕之病非身病乃心病已。何以解忧,唯有良臣能士啊!”说到此处竟咳嗽起来。

    常琴心知皇帝收到司徒密信,定有大的举动。遂小心禀报,“臣等日夜审讯,查得当日拦驾灾民一名老徐二一名楚添丁,皆是滋阳地区泗川薄府的佃农,前来状告泗川郡守张凤鸣和当地士绅邱鹏仲官商勾结,不上报滋阳旱灾实情,趁灾难兼并佃农土地,高价卖粮,导致民间饿殍遍野易子而食……”

    一个奏疏飞打到常琴面门,紧接着十数封奏疏飞过来,打的堂下大臣慌乱一团。常郁真从地上捡起奏疏查看,正是户部和吏部近两月呈上的来自滋阳和陇裕旱情的所有奏疏,内容大体相近。

    皇帝气的满面潮红,声音却带笑意,“陇裕旱情起于天化二十一年,现在是天罡元年,这每封奏疏的年份都是天化二十三年,报喜不报忧,说士绅开仓放粮,赈济数十万灾民,灾民感恩戴德为朕送赞歌。”接着又扔过来一本厚厚的万民书,“还替朕的皇子祈福请命,哼,这些个朝廷大员养来就是蒙蔽圣听残害百姓的吗?若非朕派去多名密查使臣,到现在朕还被蒙在鼓里吗。”

    “方鹤年,你们户部的赈灾粮到底去了谁的仓库,你们难道没有失察之罪吗?还有你们吏部在推荐官员任职之时可随后考察过他们的政绩???”

    “请陛下息怒,为今之计要想如何赈济灾民才是首要问题。老臣不才,斗胆献策。”

    皇帝面色阴晴不定,许久缓过来,“说”

    “急策是调动附近三省库粮的各三分之一赈济陇裕灾民,罚没贪官及与其勾结的士绅商贾全部财产存粮,就地发放给灾民。缓策是将陇裕地区三年的赋税免除,允许佃农开荒种田,前两年赋税免除,赈灾的三省地区今年和明年的赋税减半,鼓励乡民开垦肥沃荒地。令工部修整河道灌溉农田。官家征粮以高于平时粮价在陇裕征收,为佃农多创收入,以防灾民趁机滋生事端。”

    皇帝沉思良久“好,着御前行走常琴依上拟旨,附加滋阳、泗川、陇裕地区的涉案官员一律就地处死,暴尸三日以儆效尤,所有家属奴婢去石门关羊脂嵌等地充军为贱奴。都下去吧,常琴留下。”

    待众人退去,皇帝满脸疲惫,“他赶回来了吗?”

    “星夜兼程,快马加鞭,人已经在殿外恭候多时了。”

    “快宣。”

    不久,昭赐就带着一个衣衫破烂脚穿草鞋的清瘦男子进来。他叩拜道,“草民司徒静敏叩见吾皇,万岁安康。”

    “勉礼,起来,让朕看看。”

    那年轻人站起身来,挺拔修长的身材与处变不惊的气质并没有连日的饥寒所胁迫,一双狭长的凤眼显得愈加的精明干练,倒是与其他的世家子弟不太一样。

    皇帝眼中并未看出任何嘉许赞赏之意,常琴还看不透他的想法,不知此番是福是祸。

    “朕听常行走说过你的事,近日在陇裕办事,多有辛苦,很合朕意。擢司徒静敏为御前行走,即日领命吧。”

    司徒再次叩拜。

    “朕屡次思索,为何陇裕的难民会知晓帝都祈福一事,会是这么凑巧来拦御驾。他们递来的状纸,从文笔到内容绝不可能是两个灾民的手笔。”

    常琴也颇为疑惑,“连日审讯中,臣也质疑过这件事,这两个庶民说是当地有一个员外郎帮他们拟的状纸。”

    “朕今日看这封手书状纸,字迹到风格,分外眼熟,一时间想不起出自谁手了。无论谁手,一定是个一等一的国手,又怎么会是个乡野村绅呢。”

    司徒见状,马上禀报,“启禀皇上,微臣出巡期间,曾到过泗川张凤鸣管辖地区,听说了,张和当地大士绅邱鹏仲官商勾结趁机低价兼并穷人土地,私下里贵卖贱买妇女幼童。还曾跟退隐乡里的前太子太傅现四石员外郎余世存产生纷争。”

    皇帝剑眉一挑,不怒自威,“太子太傅?余世存?原来是他的墨宝。怪不得如此熟悉,朕幼时常临摹国手字迹,这余世存的确是各中好手。”他转头看向常琴,“伯陵,你现在连夜去审问徐楚两名难民,看他们是不是和余世存有牵连。”

    两人退下各办其事,自然不表。

    第11章 临死嘱托

    皇帝拿着手稿斟酌半晌,还是起身去了青林宫。

    看着那人还在手抄经文,不由得怒火中烧。将手稿甩到他面前,“你仔细看看,可还熟悉?”

    看到开头“承天请命”四个大字,玉蓉就认出了恩师的笔迹。再看下去越看越心惊,当日新帝刚登基就让太傅手书大赦天下的文卷以传后世,谁知太傅仓促就笔,文意简单,写后竟请辞告老还乡。时值新帝刚刚继位,多方困难,因欣赏太傅文笔,不想得此结果,一怒之下免去太庙荣宠,将三品高官罢免为普通员外,不仅如此,还规定仅食四石俸禄。可怜太傅一把年纪,遭此变故,无荣归乡,参差落拓。

    皇帝也不等他求情,不由分说一顿咒骂,“岁至耄耋,准其归乡,不善其身,以四石之力妄图反抗一方父母,私自捐资刁民透露圣宗,助涨刁民气势灭我天威,岂是万死可辞?”

    玉蓉看着皇帝的怒容,知他这次是动了杀心。

    “陇裕大灾,近年未有。余世存一把年纪,并无官党之争,只是想为民请愿已正圣听。言语有激荡不敬之处,还望陛下海涵。”

    看着玉蓉跪地求情的卑微样子,皇帝内心稍有平复。面色也缓和了一些,今日本来体虚病弱,怒气一平,竟有些晕厥,他慢慢扶着桌子坐下,手抚着额头眯着眼问道,“这地垄用着可还暖和?最近就不许抄经了,好生将养双手。你这双手以后还要伺候朕的。”

    玉蓉乖巧的答道,“罪臣领旨。”

    “天色晚了,朕身体不适,就睡在这吧。刘全~你跟香儿说朕今晚就不去了,让她安心养胎。”

    皇帝晚上身子虚热的很,玉蓉夜里多次起来为他擦身喂水喂药,一宿没怎么休息。临近清晨,审犯人审了一夜的常琴在去青林宫的路上遇到了司徒静敏。看着对方俩大眼袋,也就心照不宣了。

    刘全守在外间,看到两个行走都有要事禀报,一拖再拖,说皇帝还病着呢。

    早晨的罪己轩依旧被参天大树掩盖的不透光亮,即便出了太阳,还是一点温暖都没有,由于皇帝下踏,哑奴烧了一晚上地垄,再加上夜间玉蓉的照料,他这病到好了一半。看着身侧熟睡的人,他玩心大起,凑近了亲了亲那人干裂的嘴唇,转眼看了看他拿着汗巾的手,一时间,心里竟起了怜悯,莫名的一疼。

    听到外间有人低语,想是常琴来禀报夜审结果。

    他悄悄穿好衣服,又温柔的将被子给玉蓉裹好,才起身离开。

    冬过春来,青林宫的地垄果真一直烧到了初春雨后,跟锦绣宫的待遇一样。从病至初愈,皇后一次也没有来过甚至问询过,可真是形同陌路了。

    历时三年的陇裕大旱在新帝治下,斩了贪官污吏二十有四个,奸商无数,郡府大员革职两个,搜出脏银数十万两,在监斩贪官后。随即将告御状的难民徐楚二人当街问斩,并传告天下,为民者不可状告父母官员,违令者斩。一时间举国上下前来告御状者都止步不前。前太子太傅现四石员外郎余世存和外派大监孙世虎斩监后,被判秋后处斩。六王爷办事不利,罚俸两年,暂管陇裕后续赈灾免税事项。

    隆盛帝终于不用看到老六的那张义愤填膺的脸,心里格外高兴。对挺着大肚子撒娇的珠香,也分外纵容宠爱起来。初春时节,珠香就闹着要看玉兰花。皇帝没有办法,命人快马加鞭从南地运送一批玉兰来,到了京都还是死了不少。皇帝有些怒气,却又不能骂这些兢兢业业的奴才。

    珠香一时得宠,便肆无忌惮“陛下,玉兰倒是有了,可是能侍弄玉兰的人呢?您可得给找个合适的,不能把这玉兰养死了啊。”

    皇帝开心大笑,“这有何难,皇宫里能工巧匠诸多,朕让最好的花匠来侍弄可好?只要你开心,朕让这玉兰花从此再无四季之分”

    “臣妾记得青林宫那位可人儿可是一把侍弄玉兰的好手呢。不如遣他前来香儿的园中侍候吧。”

    皇帝笑容一滞,马上又恢复了,“香儿记错了,当时那人正在拔毁朕的玉兰啊,多年培育的好品种就这么都毁了。”

    “对啦对啦,香儿记得啦,陛下还说过,他不种好那些花儿就砍了他做花肥,你看香儿这里的玉兰,刚刚经过颠簸,正需要新鲜的花肥做滋养呢。”

    皇帝眼神一暗,正色道,“朕不记得香儿是个残忍的女子呢。”

    珠香掩唇一笑,“玩笑话,陛下莫放在心上。香儿只是觉得玉蓉很适合照拂玉兰。”

    皇帝忽然开怀大笑,“英雄所见略同,香儿也爱开玩笑。好,准了,让他马上就过来侍弄。”

    今早开始阴雨绵绵,玉蓉手上的纱布刚刚被拆下来,好好的一双玉手,自此便是毁去了,御医边拆纱布边是叹息。当初要是好好用药好好将养,早该完好无损的。现在竟成了这幅样子。

    玉蓉有些苍白的脸上浮起了一丝笑意,终于恢复双手自由了,书写作画也能得心应手了。

    笑意还未消,刘全就来传旨,着玉蓉昭仪前去锦绣宫侍候凝香昭仪的玉兰花圃。

    太医有些惊讶,皇帝的随性之为,每每都不知道是为了救这个人还是害这个人。这是生生的在受活罪啊。

    玉蓉面无表情,他是戴罪之身,早已习惯,并不讶然,转身即要一同前去。

    太医将平日涂抹双手的药膏放到桌子上,嘱咐道,雨雪天气旧病容易复发,有可能痛痒难抑,实在忍不住就涂抹上可以稍缓。

    玉蓉道了谢,就直接去了锦绣宫。

    皇帝和凝香昭仪两人在亭中赏景用膳,玉蓉见了远远的跪拜。皇帝挥挥手,他便起身去侍弄这些快马加鞭从南夷弄来的稀有玉兰。好多已经都有了花苞,还有的只是一株青苗。园中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他一身褪了色的青衣素袍,在一片玉兰花圃里分外显眼。隆盛帝看着他用残破如鬼的手将一颗颗玉兰苗栽种进花圃中,也没有趁手的工具,不久手上又都是血口子。

    凝香昭仪看的于心不忍,让人给他撑伞洗手涂药。“你看他的手,先回去将养吧,别弄脏了我白玉兰。”

    皇帝点点头,从头到尾没说一个字,只是不停的在喝桌上的新茶。

    未过几日,常琴来报,前太子太傅状若疯癫,扬言要觐见前太子殿下,还天天嚷嚷什么不二天子不二天下的迂腐之论。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