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史 - 第 22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请收藏
    新明史 作者:闪烁

    第 22 章

    朱祁钰咬了咬牙,神色放松了一点。“那这次暂且绕过罗通,这人不知随机应变,今后也不要用他了!”

    于谦没有开口,皇帝朱祁钰在治理军队方面是非常严厉的,上次,大将石彪就因为战场上没有按照他的部署行动,就差点被拖出去砍了脑袋。想必,这罗通今后也将前程不保了吧!

    不过,此时朱祁钰还真没有考虑到罗通的事情,他的目光很快就转移到了沙盘上。“也先大军从小路绕过了居庸关,虽然只逃走了万人而已,不过,宁阳侯陈懋的军队晚出关大半个时辰,想必是追不上也先了!哎,这下可是鱼游大海,鸟入长天,今后要抓住也先,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陛下,虽然也先成功逃脱,不过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机会!”

    “对,我们还有机会!”朱祁钰冷笑了一下,“现在,陈懋已经率军出关,就让他前往平定边关战乱,迎击其余蒙古军队!”

    “不过……”于谦皱了下眉毛,“宁阳侯陈懋所率的浙军只有三万骑兵,而此时蒙古在关外的军队还有五万余人,恐怕要驱逐鞑虏,实非宁阳侯一人之力能做到的!”

    朱祁钰点了点头,却没有开口。

    “陛下,微臣认为,再派遣大将石亨率军出关,这样陈懋,石亨两路大军可相互依托,互相声援,而且增加两万骑兵的投入,也更易击溃蒙古大军!”

    “你是说,让石亨也出关?”朱祁钰思考了一阵,“好,就让石亨率军出关,朕再给他增添点兵力。让石亨到居庸关接管辽阳勤王部队!”

    “这……”

    “于大人,你是担心辽阳王不肯把军队交出来?”朱祁钰冷笑了一下,“我谅他也没有这个胆子,如果我要治他个勤王来迟的罪名,恐怕辽阳王就要吓得尿裤子了!”

    面对朱祁钰这么强硬的态度,于谦也不好说什么了。

    实际上,辽阳王确实不敢有任何异议。经过京城一战,朱祁钰的声望已经如日中天,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新皇帝不但武功了得,而且心狠手辣。也先率领近六万蒙古精骑都被他杀得个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另外,辽阳王虽为番王,不过却没有野心要做皇帝,在朱祁钰的圣旨送到之后,他立即就把军队交给了石亨,然后乖乖的回去当他的番王了!

    经过这一番折腾,朱祁钰终于可以睡上个安稳觉了。京城的数日激战,虽然守备部队伤亡惨重,仅阵亡将士有达到了五万余人,不过此时,京城则是人声沸腾,百姓个个欢欣鼓舞,家家张灯结彩,庆祝打败了蒙古侵略者,庆祝成功的保卫了京城,清楚大明获得了这场伟大战役的胜利!

    不过,朱祁钰并没有因此而睡上个懒觉。第二天一早,天刚亮,他就上朝主持政务了。这次,大臣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根本就看到不战前那忧心忡忡的样子,就连那些主降派的大臣都是眉开眼笑,而三五成群的大臣们更是在皇帝到来之前谈笑风生,丝毫不掩饰他们的高兴劲头。

    “皇上架到!”

    随着太监的一声唱诺,朝堂上的大臣们立即找好了自己的位置,然后低下头,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众卿平身吧,不用多礼了!”朱祁钰也显得很是兴奋,他笑着看了一眼下面的百多号大臣,“朕今天在这里立一个规矩,以后大臣上朝就不用下跪行礼了,更不用低着头说话,大家随便一点就好!”

    大臣们一惊,马上小声议论开了,而几个思想僵化,腐朽的老臣甚至激动得颤抖了起来,在他们看来,这破坏礼治的事情是万万做不得的,仿佛大臣们上朝不跪,那大明就要完蛋了一样。

    朱祁钰压了压手,打住了那几个要对此事提出反对意见的大臣,又说道:“今日早朝,朕与众卿只谈一件事,那就是京城大捷!不过,在谈这件事之前,朕要先说另外一件事。刑部尚书何在?”

    大臣们一阵议论,却没有人出列。

    这时候,金英在朱祁钰耳边小声说了一句:“陛下,刑部尚书现在空缺!”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然后笑了起来。“兵部尚书于谦,于大人来了吗?”

    “臣在!”于谦立即出列。

    “朕问你,谁比较适合担任刑部尚书?”

    “这……”于谦有点为难了,他知道皇帝很器重他,可是现在这么多大臣在这里,他作为兵部尚书,根本就没有资格来决定刑部尚书的人选。

    “于爱卿,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吧,朕任人惟贤,只要有才能的,那就可以担当重任!”

    “陛下,微臣认为薛希濂,薛大人可以担当此任!”

    朱祁钰点了点头。“那么,薛希濂到了吗?”

    “臣在!”一名中年大臣走了出来。听到于谦开始的那句话,薛希濂也是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于谦会保举自己,而且是在朝堂之上直接保举!

    “那朕就任命你为刑部尚书,即日接管刑部,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明王振罪行,报于朕。明白吗?”

    “臣尊旨!”

    “好,有薛爱卿担当此任,朕也放心了!”朱祁钰接着转移了话题,“今,敌寇已去,虽京师未定,人心未稳,不过,朕认为,临阵杀敌,将士立功。为不辜负天下,抚恤官兵,朕决定重赏有功之臣,众卿,有何意见?”

    “陛下圣明!”

    朱祁钰笑了起来。“那么,于爱卿,此事就交给你负责了,希望不要让朕失望!”

    “臣尊旨!”

    这是一个多月来,最为愉快的一次早朝。击溃了鞑虏之后,大赏群臣,封官进爵这是再所难免的事情。当然,那些在前线拼命杀敌,屡立战功的将士等待的也就是皇帝的赏赐,不然拼命打仗为了什么?朱祁钰至少在这一点是很大方的,不过,正因为他的这个大方,在明廷中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第一卷 帝国重生

    第二十七节 论功行赏

    于谦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其实早在战役结束前,他就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了。作为兵部尚书,这也是于谦的分内工作!

    花了两个时辰,朱祁钰才看完了于谦递上来的立功人员名单,不过,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于大人,你这份名单是不是太狭隘了一点?”

    “陛下此意何解?”于谦皱了下眉毛,他自认为,没有遗忘任何一个立下战功的将领。

    “于大人,在你的这份名单中,好像只有将领吧?”朱祁钰淡淡的笑了一下,不过看得出来,他并不是很高兴,“那么,请问于大人,如果仅有将领,而无士卒的话,那么我们能打败蒙古大军吗?”

    “这……”于谦一愣,明白了朱祁钰的意思。

    “虽然将领为大明的栋梁,不过,在保卫京师的战斗中,众多士卒都拼死向前,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我们现在的安定?”朱祁钰看了于谦一眼,“于大人,这份奏章你还是先拿回去吧。虽然,无法表彰所有的立功士卒,不过,作为帝国皇帝,朕忘记他们,也不能忘记他们,更要让所有的士卒都清楚一点,皇帝是他们的统领,更是他们的领袖,他们为帝国拼死杀敌,朕绝不会亏待他们!”

    于谦不得不重新拟定了受封赏人员名单,这于谦也很是聪明。他知道,要让所有立功的士卒都受到封赏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帝国的爵位是很贵重的,如果太多了的话,随便个什么人都是伯爵,侯爵,那以后这些封赏还有什么价值呢?

    于谦是按照朱祁钰的意思去办了,可是,另外的很多人就不满了,特别是那些在战场上立下大功的人更是不满。这么一搞,那么将领与士卒有何分别?如果以后当官的见了当兵的都要叫老爷的话,那还怎么领军打仗?

    朱祁钰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其实,他是没有认识到当年太祖皇帝立下的那条规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明初,朱元璋为稳定天下,立了一条很不好的规矩,即子承父业!通过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来约束百姓的生活与工作!显然,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可是到了朱祁钰这个时代,大明人口已经增加了很多,如果再照这老规矩办的话,那不仅仅会埋没人才,而且还将引发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将领的不满,很快就体现了出来。连朱祁钰也听闻了一些风声。当然,在愤怒之后,朱祁钰也认识到,要解决将领的不满,同时又不让士卒寒心的话,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打破老祖宗立下的规矩!

    也就在蒙古大军撤走的第四天的早朝上,朱祁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大臣们不但不支持,还竭力反对,甚至连于谦都没有支持朱祁钰提出的这个新政!

    第 22 章

    恋耽美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