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王 - 第 164 章
炮王 作者:管杀不管填
第 164 章
1810年10月8日,已在里斯本一带休整两个月的安德鲁。\\[最快的更新尽在四库书\\]德赛,准备统帅他的无敌雄狮,继续踏上征程。随着一声令下,2万多名士兵将分成三路,沿特茹河两岸逆流而上,朝着盘踞在葡萄牙中部联军进发。德赛下达的出征令原定于两天前,即10月6日下达,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促使德赛军队的开拔时间,不得不向后推迟了两天。
10月3日,巴尔巴内格尔将军指挥的的第305章粮秣与牲畜,与当地村民产生起矛盾,继而引发了一场严重的武装冲突,侦察小队遭遇伏击,5名士兵被当即打死,其他6人则带伤逃回营地。
此事迅速上报给司令部之后,德赛并没如往常一般询问这场冲突的起因由来,略一思索,他便当即指示巴尔巴内格尔将军,指示第二师可以动用一切有必要的武力手段,消除当地的反法情绪,从精神以及方面。
他在信中写道:“我的将军,在彻底焚毁乌克勒村的同时,还需要给予他们更严厉的处罚…需要绞死乌克勒村16岁以上的成年男子50人,将他们尸体悬挂在道路两边的十字架上,直到腐烂为止…倘若处决人数不够,铁石心肠的你应该派部下去邻村寻人充数。总之,卑鄙无耻的葡萄牙人必须为我士兵的不幸偿还一切!”
10月7日,奉命最高统帅之命,乌克勒村遭遇法军第二师的残酷报复,整个村子被纵火焚毁,32名该村成年男子与18名邻村村民在武装士兵的驱赶下,走向绞刑架。这些尸体统统悬吊于各个村口的道路两旁,且三天之内不允许受害者的家属前来收尸,以示效尤。
与此同时,在特茹河沿岸,葡萄牙中部的各个乡镇陆续都收到了由德赛元帅于1810年10月9日亲自起草,并下令颁布的《告葡萄牙中部民众的通告》,上面写道:
“在特茹河边的若干乡镇里,一批没有真正抵抗手段的、被引入歧途的乌台之众正在干些最狂暴的越轨之事。他们误解了前来帮助他们的伟大军队,并正在用令人发笑的简陋武器,拚命抵抗一支纵横伊比利亚半岛的无敌雄狮。这种难以置信的疯狂应当受到怜悯,这些可怜的人们正在被引入歧途,以致他们可能被引上死路。
安德鲁。德赛基于对仁慈天主的虔诚信仰,一贯执行不对普通民众作战的基本原则,亟愿为上述悔改者开放一条生路。但是,任何人在二十四小时内不放下武器,不再一次宣誓归顺马德里,就将以叛逆者论处;他们的村庄将被烧毁。让乌克勒村的可怕事例使他们睁开眼睛吧!一切坚持叛乱的城镇和乡村将与乌克勒遭受同样,甚至更惨的命运!”
针对特茹河中游骚乱者的无情镇压,与法军之前友善对待里斯本民众的做法,有着天壤之别。整个过程中,德赛甚至不加过问冲突双方的罪责,就直接命令第二师实施残酷报复,这多少令拉斯蒂参谋长感觉不安。他来到司令部,向德赛诉说了自己的担忧,尤其是谈及了未来在特茹河沿岸一带,葡萄牙人的反法情绪会越演越烈,就像1808年的西班牙。
对此,德赛却不以为然的笑道:“战争中,这种血腥而暴戾的做法会让反抗者冷静片刻,坐观局势的发展,只要威灵顿再度被我击败,明智的葡萄牙人会成为温顺的小绵羊。记住,我的参谋长,一盘散沙的游击战术并不可怕,因为他们缺乏合格的领导者与外来的支持力量
拉斯蒂依然在辩解说:“元帅,可这种由民众自发组织的暴乱,势必会极大牵制住南线部队的一部分兵力,使得我们难以集中全部力量与英国人进行决战。目前已有情报显示,联军情报部派出了不少间谍参与了其中,竭力煽动特茹河沿岸的村民与我们进行对抗
德赛点点头,他早就收到军情局的报告,对此也拟定好了相应对策。他继续解释说:“从明天,也就是10月8日开始,解放黑奴宣言将在里斯本以北20公里之外的葡萄牙中部区重新实施。此外在一周前,一支全部由黑人士兵担当的自卫旅已在蒙桑图山隘附近组建完毕。这些黑人民兵将履行某些特殊职责,其中就包括对葡萄牙中部民众的监视与镇压
参谋长眉头一皱,“这是否有违于您与里斯本议会达成的协定?”因为按照曾经双方草拟的妥协方案,在蒙桑图山山隘以东,里斯本议会默许黑人奴隶制正被废黜;而蒙桑图山隘以西,也就是主动向德赛师团投降的里斯本大区里,保留目前的黑奴制度现状不变。
“唯有胜利者才能拥有对条约各款的最终注解权!”这是德赛式的解释,“发生在乌克勒村的暴力抗法事件已经充分说明了,在葡萄牙中部,特茹河沿岸的大部分民众尚未主动向我军投诚。所以,里斯本以北20公里之外的广大区域,并不适合双方在8月初的共同约定。就这一点,我已派人向葡萄牙议会议长,毕叶罗侯爵进行了解释,并得到里斯本方面的谅解
听到这里后,拉斯蒂将军也不再多说什么。他知道上位者已经做好各项准备,包括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快速应对机制。这位参谋长相信,德赛意在借助乌克勒村事件,指示军情局在暗地进行某些阴谋活动。毕竟,拥有广袤殖民地的里斯本贵族实在太有钱了,钻石、黄金与白银满满堆砌在他们的奢华宫殿里,摄政王总会绞尽脑汁以“合法手段”的获取更多财富。
拉斯蒂前脚起身离开,副侍卫长马扎尔。吉尔洛夫斯基中尉便后脚进来,他将今天的《军情汇编》轻轻放在元帅的书桌右上角。
“咦,雅克呢?”德赛抬头问道。按照保密规定,负责军情呈报的职责归属雅克中尉,除非这位专职情报官有事外出,元帅的两位侍卫长才可以临时客串一两次。
“他昨夜很晚才回来波兰人轻声解释说,但他那犹豫不决的表情出卖了自己。
“这不是理由,说出真实原因!”对此,德赛根本不相信。一旦进入战争状态,自己可以精神抖擞的连续工作48小时,他的副官们也同样如此。
“殿下,好像与女人有关!”侍卫官小心翼翼的用严谨法语在措辞,他继续说道:“昨晚与宪兵队的联合行动之后,雅克中尉从辛特拉带回来一个叫做唐娜的葡萄牙贵妇,说是给她在里斯本城内找个临时寓所安身,可能要到下午才能回来军营
德赛呵呵一笑,心想暗道:“这才对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哪有不爱好漂亮女人的道理占领里斯本后,他的情报官从不效仿其他军官一般,四处寻花问柳,整日里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即便外出,也是与情报工作有关。对于这点,曾一度令上位者担忧雅克的性取向问题。
不过,波兰侍卫的最后一句话令德赛起了疑心。给情妇在里斯本寻找公寓?开什么玩笑!如果别人说这句话,倒也很正常,因为他们不了解里斯本正在酝酿一场大规模的骚乱。但雅克不会不清楚,因为他本人就是此次秘密行动的策划者与前期参与者,让自己女人身陷动乱中的危险城市,这显然不是有担当男士应该做的荒唐事情。
当想到这里时,德赛很快就明白了。相信是雅克本人不敢直接向自己开口,于是拐弯抹角的让副侍卫长马扎尔。吉尔洛夫斯基帮忙。于是,德赛对侍卫官说:“你,去告诉雅克,就说我同意他的请求,那个叫唐娜的葡萄牙女人,可以临时安置在卡瓦医生的战地医院里
吉尔洛夫斯基感觉有些糊涂,但他不准备再向王储殿下询问什么。离开房间之前,这位侍卫官忽然记得一件事情,他转过身来汇报说:“殿下,军营外面有一个自称帕潘?费奇,大约40岁的美国商人已经等候了您5小时,他希望得到您的接见
“哦,40多岁的美国商人,他来做什么?”德赛随口一问。
“他说要卖给殿下您一艘船,对,是一艘不需要风帆拉动的蒸汽船波兰侍卫说。
帕潘?费奇?穿越者想了老久,也没能回忆到近代轮船史上曾经有过这一号人物。当然,如果来人是罗伯特?富尔顿的话,德赛倒是闻名已久(从历史课本),也非常愿意与之会晤,包括出资购买他的蒸汽动力轮船。
“嗯,我需要看完今天的军情汇编,就让他1小时后进来
……
本书最新章节由首发,最新最火最快原创网络作品首发地! 推荐阅读:
☆、正文 第134章美国人的蒸汽轮中
帕潘?费奇焦虑不安的站在法国军营的入口一侧,他时不时的来回走动,几乎每隔5、6分钟都会向不远处,那位头顶白色钢盔,且表情威严的执勤宪兵打听消息,希望从后者嘴中得到摄政王接见他本人的具体时间。\\[最快的更新尽在四库书\\]对于这种询问,宪兵下士似乎已变得熟视无睹,他千遍一律的使用一种公式化的语气在告诉美国佬,要么继续的安静等待,要么立刻转身离开。事实上,宪兵是在暗示面前的陌生人:军营里的德赛元帅现在很忙,没空会见每一位造访者,尤其是衣冠不整,毫不起眼的阿猫阿狗。
从法国人那不屑的眼神中,帕潘?费奇当然看得出,自己那糟糕的相貌,以及太不合时宜的穿着打扮并不受人欢迎。他身材挨挫,面相丑陋,与宽阔的肩膀和圆滚的后背,给旁人一种极不和谐的畸形感。尤其是美国人身上穿戴的浅蓝色外套,是用一种粗劣亚麻布制成,到处布满了油腻腻,散发难闻刺鼻味道的脏东西,令人看着、闻着都感觉恶心与作呕。法国元帅可是一位尊贵无比的君主,往来之间,不是贵族,便是富商,极少有平民出现。
帕潘?费奇感觉很无奈,依照往日的倔强脾性,他很想义无反顾的转身离开,以保存自己与生俱来的人格尊严。然而,这一勇敢的念头转眼即逝,立刻就被抛之脑后。因为众多巴塞罗那商人传说中的,喜好新奇事物,且乐善好施的那位法国元帅兼摄政王殿下,将是帕潘?费奇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否则,美国人也将步及他父亲,老约翰?费奇的后尘,破产之后,要么懦弱的选择服药自杀,要么被无数逼债者送到监狱里服苦役。
在苦苦等待近五个小时之后,好消息终于到来了。
一名见过面的法国中尉从军营走了出来,这名军官告诉请求摄政王接见的帕潘?费奇,让造访者必须再等候一个小时。不过,吉尔洛夫斯基最后补充说,德赛元帅实在太忙,只能留给美国人10到15分钟的会晤时间。
“谢谢你,中尉!”帕潘?费奇显得异常激动,但美国人随即又提出一个颇为大胆的建议,他希望将会晤地点改在距离军营三公里外的特茹河边,因为帕潘?费奇的蒸汽轮船此时正停泊在河道一侧,可以随时为摄政王进行航行试验。
“我只能为你传述,费奇先生。至于德赛元帅是否接受,我不能保证,也无法保证!”吉尔洛夫斯基钦佩于美国佬的执着精神,决定再帮他一把。因为在当年,这位逃亡的波兰农奴也是在一座法营外面苦等了数个小时,才被已经逝去的法国恩人最终收留。
立刻,帕潘?费奇一脸兴奋的欢呼雀跃起来,40岁的中年人就像个七、八孩子一般围着原地打转。准备重新回营时,吉尔洛夫斯基中尉忽然留意到美国人的肚子似乎在咕咕直响。从清晨到现在,帕潘?费奇已经苦等5个多小时,滴水未沾,自然饿了、渴了。
于是,波兰人笑了笑,他从执勤宪兵那里要来几片干面包和一壶清水,放在显露尴尬之色的美国人手中,打趣说:“如果你成功了,记得要补偿下士与我一顿丰盛的法国式大餐!”
“当然!不是一顿,至少是两顿,三顿!”帕潘?费奇拧开水壶盖,喝了一大口清水润喉,又将大块的面包干狼吞虎咽的塞进嘴里。
1810年10月7日的这一天,显然是帕潘?费奇的幸运日。当好心的吉尔洛夫斯基重新回来时,他正式通知美国人,德赛元帅会在特茹河边参观蒸汽轮船。但在此之前,波兰中尉将带领一支侍卫骑兵连同帕潘?费奇先行登船,前者将担负起王储殿下的安全警戒工作。
从军营到河岸的路上,吉尔洛夫斯基有意识与自己并肩骑行的帕潘?费奇,不停的拉扯闲聊,包括这位美国工程师的来历、出身,以及制造蒸汽轮船的经历。作为副侍卫长,吉尔洛夫斯基中尉必须对拜访者的知根知底,以便身后负责记录的士兵随时向王储殿下汇报详情。
……
在历史上,罗伯特?富尔顿既不是第一个将蒸气机装到船上的工程师,也不是实用蒸汽轮船的真正发明人。前一份的荣誉属于法国人帕潘,时间是在1695年。不过很可惜,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使得帕潘的努力最终失败了,而帕潘?费奇名字的由来,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先驱者;至于后一项桂冠,则应该归属帕潘?费奇的老父亲,约翰?费奇。
拥有一半法国血统的老费奇从没有受过正规学校教育,他曾经在魁北克省当过钟表匠和测量员,后来南下北美各地四处流浪,此时的美利坚合众国尚未独立,依然是英属殖民地。等到美国建国后,老费奇在特拉华河边的沃辛斯塔定居下来,开始潜心研究蒸汽轮船。
他费尽了心血,于1787年的夏天,建成了一艘独木舟式的靠划水前进的船只。这艘船长18。3米,宽2。44米,两侧前后各装有三只一组的长桨,用蒸汽机使它交替划动,航速5到6。5公里。
第二年,老费奇又从美国来到法国。在巴黎专利局顺利注册完自己的轮船专利权后,他游说到一些投资者,成功征集到了大量资金,准备改良并建造新的大型蒸汽轮船。鉴于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的巴黎糟糕时局,老费奇带着一大笔投资者的资金,离开巴黎,重新回到美国,开始他的新一轮蒸汽船梦想。
1790年,新式的蒸汽轮船在特拉华河试航成功,并在当年夏天开辟了一条定期航线,这艘吃煤的蒸汽船往返于费城和巴林顿之间,载运了相当多的乘客,总共航行了约4千公里,从未发生严重事故。需要说明的是,在蒸汽时代早期锅炉爆炸伤人事件,属于家常便饭。
老费奇改进后的蒸汽船,比起他的美国同胞,后期富尔顿发明的“克拉蒙特号”取得成功早17年(1807年)。另外,航行的速度平均每小时12公里,同样比“克拉蒙特号”要快的多。但与很多创造者的伟大发明一样,老费奇的蒸汽轮船并未受到当时美国民众的重视,加之蒸汽机的性能不稳,各种故障频发。乘客们难以忍受蒸汽机发出的巨大噪音,到处都弥漫着刺鼻味的黑烟,尤其糟糕的是时断时续的航程,那是锅炉需要中途维护。不久,乘客们纷纷返回陆地,继而重新选择传统的马车作为各自出行的交通工具。
第 164 章
恋耽美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