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香云绕 - 分卷阅读9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请收藏
    的调查,保存下来的资料非常详细。

    问题果然就出在这次赈灾上面。

    一批从京城运出的赈灾粮出京后遭遇暴民哄抢,无数粮袋被划开,粮食撒落满地,这时候大家才发现,这批粮食中竟然掺杂了一大半严重发霉无法食用的陈粮。

    当时现场乱糟糟一团,暴民众多,押送粮食的官兵甚至落了下风,人多口又杂,几乎一夜之间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京城正义感爆棚的人不少,竟然有人胆敢对灾民的救命粮食动手,大家伙儿都唾骂不已,圣上也大发雷霆,勒令大理寺严加调查。

    负责赈灾的建远候一再强调购粮之事交由手下负责,他完全不曾插手,尽管如此,他不久之后也被降了职。其余人的处罚略去不谈,调查的源头最后落在了京城一家粮店,童记利民粮铺。

    官民毕竟有别,哪怕对官员的渎职行为心知肚明,百姓们也没有办法直接对他们如何,于是所有的怒气都被倾泄在了利民粮铺以及阿民一家身上。案子还没落定,京城百姓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消息,都认定利民粮铺就是祸害灾民赚黑心钱的罪魁祸首,毫不顾忌地闯进铺子里,打砸抢夺,甚至连粮仓都被人放了一把火,烧得一干二净。

    阿民家里虽有些家底,但也经不住这样的糟蹋,眼看着祖辈传下来的家业就这么毁于一旦,一家人终日遭人辱骂唾弃,没有任何人愿意听他们的辩解,甚至不久之后还可能背上罪名入狱,阿民的父母在那段时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终究没能熬过去,把年幼的阿民兄妹托付给其他人,夫妻双双赴死。

    当然,这些都是林君暖根据资料进行的脑补,卷宗上只冷冰冰地记载着一句,童氏夫妇引咎自杀。

    一个没什么背景的粮铺竟然可以瞒过诸多官员的耳目,以次充好,贩卖发霉的粮食充当赈灾粮,稍微想想便知道不可能,就算他们不完全是被诬陷的,至少,当时负责赈灾的官员中一定也有人是同谋。

    然而童氏夫妇自杀之后,案子似乎就这么尘埃落定了,不少官员因为“失职”多多少少被降了职,但归根结底,最大的责任和责骂还是落在了利民粮铺身上。

    当时尚年幼的阿民记不住那么多官员的名号,于是认定官职最大的建远候为他们一家的仇人,这样倒也说得过去。

    “查清了行刺的动机,你打算如何处理?”林君暖叹息着看向身边阴沉着脸的程江云。

    程江云抿紧嘴,没有说话。

    刺客早已身亡,他之所以不愿意放弃调查,除了想明确行刺的缘由,确认是否还有其他同伙或者帮手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他想弄清楚他的父亲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于这样的结果,程江云似乎谈不上失望,当然更没有庆幸。

    大理寺的卷宗上记录了许多与案件相关的官员的名字,他的父亲被列在最前面,看起来颇有些刺目。

    “咦,这个闵崇山,是不是侯夫人的兄长?”林君暖翻着自己手上的册子忽然道。

    闵崇山?程江云呼吸一顿,“让我看看。”

    卷宗的记录是按照官职高低顺序排列的,当时闵崇山只是一个六品户部主事,排名相当靠后,他似乎和赈灾粮没有任何关系,也和前后其他同级官员一样,因为失职被罚俸半年。

    然而看到他的名字出现在此处,程江云下意识就联想到了前段时间正在调查的贪墨案,以及在宫门口,建远候让他停止调查的要求。

    记录在册的并不一定就是真相,他的父亲一定还在隐瞒着什么。

    第50章 错综

    大理寺的资料虽然保存完好,但当时为了尽早断案向圣上交差,后期并未对案子继续深入调查,颇有草草收尾的味道。光凭这些记录,似乎也勉强可以说明阿民行刺建远候的动机,但其实还有许多疑点没有解答。

    比如,建远候是否的确如他所说,对赈灾粮以劣充好一事完全不知情?又比如,建远候是否知道阿民的身份,为何会屏退左右,独自去见他?还有相当重要的一点,他们在刺杀现场发现的木牌,到底是谁落下的?

    程江云将木牌放在清水中浸泡过,确定这块木牌和之前那位卖唱的中年男子手上的木牌一样,曾被大量鲜血浸染过,洗去血垢,木牌上也带有同样的火焰图纹。

    将资料大致查阅一遍,林君暖开始时不时抬头偷偷瞟一眼窗外,似乎有些心不在焉。见到雨势渐渐停歇,她啊了一声,脸上现出急切之色。

    “怎么了?”程江云卷起书册在她眼前晃了晃。

    “雨停了。”

    “?”

    “我想去看看阿民的妹妹。”

    “妹妹?”

    “嗯,阿民有个妹妹,年纪不大,这几年兄妹俩相依为命,他这一走,妹妹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林君暖没有说出自己最大的疑惑。她与阿民接触不多,但却好几次听他提起过自己的妹妹,语气十分宠溺,从阿民对妹妹的呵护程度来看,她其实并不太相信,阿民会毫无预兆地丢下孤苦无依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