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崛起[系统] - 分卷阅读22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请收藏
    折看。大约是心情不怎么好,圣人紧紧抿着嘴唇,削瘦的侧脸线条冷厉,眼神幽深透着几分不耐。

    他应了声,将带来的三封信递给内侍,由着内侍呈到圣人面前。

    和于怀恩之前所处的偏殿不同,暖阁虽然带着一个暖字,温度却不怎么高。尤其是向南的几扇窗户大开,日头没进来冷风先灌了进来。于怀恩已习惯圣人的此种做派,安静地垂首立于窗前。

    须臾,圣人看完了沈倾墨写的信,冷哼一声:“他倒是把晋国公家的李七郎放在心上。”

    于怀恩道:“七郎钟灵敏秀,和五郎正相得益彰。”

    圣人的目光从于怀恩身上刮过:“钟灵敏秀?”他声音冷漠,语气更是带着淡淡的嘲意,“一个术士?”

    于怀恩沉默片刻,轻声道:“七郎身上术士的做派极少,倒有几分绮娘的影子。”

    圣人身体一僵,目光沉沉地落在于怀恩身上。于怀恩若无其事地垂首肃立,暖阁内的气氛一时变得紧张沉闷起来。半晌,圣人移开视线,手指下意识摩挲着腰间挂着的双鱼玉佩。玉佩看着料子不错,手工却十分粗糙,仿佛是新人随意练手之作。细看双鱼交衔处隐约有个淡淡的“绮”字,圣人的手指正搭在绮字上。

    “你去北郊走一趟。”圣人的声音冷漠地响起,妥协地退了一步,“既然五郎喜欢,就先由着他吧。”

    于怀恩再度应是,视线扫过圣人腰间的玉佩,微不可闻地叹息了一声。

    ……

    有了圣人的谕令,于怀恩出了暖阁便纵马前往了北郊。

    北郊顾名思义位于长安城北,原是一处荒地,自隋初有圣域术士到此定居,数百年来吸引到此定居的术士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同圣域长老会对抗的另一个术士组织——皇家术士协会。从隋到唐,圣域同朝廷的关系时好时坏,倒是皇家术士协会因着在长安北郊的缘故,一直同朝廷的关系不错,起码明面上看着还算相融。

    于怀恩赶到北郊时,时间已是半下午。天上的日头要坠不坠地挂在西边,散发着惨淡的光芒。衬着地上茫茫白雪,颇有些寂寥无边的错觉。然待他骑马翻过一个矮坡,瞬时一片流光溢彩映照于眼中。举目望去,宫阁园囿,亭台楼榭仿佛无穷无尽直到天边。其间灯火通明,七彩光华点缀,松柏红梅,假山流瀑,直如人间仙境。

    若只是如此,大明宫同此差别也不大。于怀恩的视线顺着前方的建筑抬头望去,只见约数亩大小的浮空岛悬垂在半空,仿佛人一伸手就能够到。

    无论见过多少次,于怀恩都对此奇景惊叹不已,纵是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这座岛是如何吊在半空。偶尔他想也许圣域术士真是传说中的仙人,历代圣人想要挣脱圣域的桎梏,不知算不算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但每每有这个念头时,他总会想到曾有个少女笑着说道——一件事做了可能会失败,也可能会成功,但不做的话,永远都只是失败。

    圣人也是这样想的吧。

    于怀恩盯着半空的浮空岛漠然地想着,示意身后的侍从上前投下拜帖。

    “就说于怀恩求见程彦中术士,我带来了李流光给程彦中术士的信。”

    第121章 舅舅

    天一点点黑了下来, 身上的大氅被冷风吹得猎猎作响。于怀恩从容立于马上, 无视周围的寂寥寒意, 等待程彦中的回应。

    皇家术士协会是一个于怀恩并不陌生的地方, 甚至有段时间他跟着圣人同协会走的相当近。如果不是当年那件事……于怀恩眼神黯淡了下来。自那件事之后, 圣人视这里为禁地,竭力避免再来这里。于怀恩作为圣人的“狗”,自然也来的越来越少。

    和圣域的家族众多,派系激烈竞争不同, 皇家术士协会虽然也有资源之争, 但因为建立的最初是属于呼朋唤友式的志同道合, 所以这里的管理十分松散,众人更多像是因着志趣相投而聚在一起。又因着有圣域的压力,皇家术士协会不管内部分歧如何, 对外表现得都十分抱团, 以至于短短数百年, 就发展到可以同圣域分庭抗礼。

    这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便是皇家术士协会的风气比圣域更为开明, 从术士的培养上便看得出。在圣域, 术士多出自传承已久的家族,且对圣域之外的人十分排斥。而皇家术士协会则不同, 术士的来源广泛的多。既有传统的术士家族, 又有平民子弟出身的学徒, 当然也有大唐贵族。

    程彦中便是后者。

    于怀恩不清楚成为术士的条件是什么,只知道程彦中幼而敏慧,才赋优异, 被形容为“有特禀异质,迥越伦萃,岐嶷兆于襁褓,颖悟发于龆龄”。他于七岁时被皇家术士协会的三级术士杨馆挑中,收为了唯一的学生。如今程彦中刚年过四十,已是二级术士巅峰差一步便是三级术士,即便放在圣域也称得上一句出类拔萃。

    世人多赞程彦中惊才绝艳,于怀恩想到李流光,便觉得理应如此。民间常说外甥多似舅,李流光以前痴痴傻傻不算,只他在草原见到的李流光,便同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