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心劫 - 分卷阅读9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请收藏
    踌躇着开口道:“你家的事,我听说了。”

    莫寻的眸子骤然一缩,“嗯。”

    “我,我不是想勾起你的伤心事,可我心里有个疑惑,”展念小心谨慎地看了看他,“你知道,你母亲在受刑之前,便已去世了么?”

    莫寻不可抑制地一颤,他猛地抬眸,“你……说什么?”

    按照莫南华所说,莫寻在刑场昏倒以后,醒来便忘记了一切,那么莫南华肯定不会主动提起。五年之后,莫寻虽想起往事,却不辞而别,所以,或许莫南华与他,从未说过此事。莫寻的反应印证了展念的猜测,她定定看着他,“是真的,师爷爷让她走得很体面。”

    仿佛是多年的噩梦猝然崩溃,反而生出更深的悲哀,莫寻想开口,然而双唇颤抖良久,终于无声说出二字。

    谢谢。

    屋外,一窗烟花色,满天星月辉。

    第36章 同心与我违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笔迟句顿,展念默然读过一遍,复提笔添上落款,四十六年十一月廿七。

    钟家的小丫头捧了纸去外间,一道半透屏风相隔,正襟危坐的夫子接过,最上一张是钟玉颜的簪花小楷,写的是李白之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夫子捋了捋保养得宜的胡须,“钟姑娘可知,何为‘绿绮’?”

    钟玉颜起身答:“为琴。”

    “何琴?”

    “上古四大名琴之一。‘号钟’求贤,‘焦尾’知音,‘绕梁’贪欢,‘绿绮’动情。”

    夫子微微一笑,“姑娘所言,乃司马长卿之‘绿绮’,非李太白之‘绿绮’。”

    “先生教训,学生谨记。”

    司马相如携绿绮奏《凤求凰》,于是文君夜奔,成就一段风月佳话。而李白此诗,乃沉醉琴声,陶然忘机之意,夫子是提醒钟玉颜收心敛性,莫动私情。

    夫子翻过下一张,花白的眉毛略略挑起,“赵姑娘独爱陶渊明《停云》之篇?”

    “《停云》有诗经余韵,如雅正君子,哀而不伤。”

    “何处最哀?”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一句,学生读之,心有戚戚。”

    “《停云》,思亲友也,愿言不从,叹息弥襟。”夫子颔首,“何为愿言?”

    “愿者,念也。言者,无实意。”

    “渊明之诗,大抵孤清,赵姑娘少年锦绣,却已悟此老境,福兮祸兮?”

    展念敛眉而答:“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福兮亦好,祸兮亦好。”

    “一言以蔽之,何谓本心?”

    “无为。”

    “逍遥之境,非无为,乃无违也。”夫子轻敲戒尺,“此二者,相去甚远。”

    展念提裾一礼,“学生受教。”

    待到散学,钟仪已提了一篮子果蔬在廊下等她,“今日府上进了不少稀奇食材,我给你留了一份。”

    展念点点头,继续向府外走,钟仪亦步亦趋跟在她身旁,“先生教什么了?”

    “他只让我们挑一首最喜欢的诗,写好呈给他看。”

    “越发玄了,”钟仪嘻嘻一笑,“定是见你们嫁不出去,结业无望,故意敷衍呢。”

    展念嗔目道:“你讲我就讲我,把玉颜也带上,有你这么做哥哥的?”

    “是,谁能比得上你的寻哥哥呢?哎,马上过年了,过完年你该有二十四了罢?”

    “……”

    虽然展念依然心态良好地认为,二十四岁实在很年轻,搁现代,完全是结婚都嫌早的年纪。但,二十四岁的姑娘在古代,已经是老到无可救药了,吴以忧和叶清荷分别都已经有第二个娃了,她却仍待字闺中,不过,莫寻与钟仪同样是镇里的大龄单身青年啊……

    正出神,莫寻已在府外等她。

    钟仪抱着篮子不撒手,展念便知他又要蹭饭,边走边道:“不对啊,玉颜比我略小几岁,可也早该议亲了,我隐约听说,是她不肯嫁,闹得厉害?”

    钟仪无可奈何一笑,“她今日写的可是李太白《听蜀僧濬弹琴》?”

    “不错,此诗有何特别么?”

    “十年前,我携玉颜去世交的府上做客,府上延请了一位琴师奏曲,玉颜听完,偷偷跑出屏风,虽只瞧见一个背影,却就此倾心。”

    展念的步子微微一顿,“不知这位琴师,是何方高人雅士?”

    “阿离可曾听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