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如此多娇 - 分卷阅读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请收藏
    之变中,卷入谋逆案,上因其过往功绩,赦之,准其归家,却不料,孙晔自愧辜负了皇帝的信任,悬梁自尽,其妻亦随之,留下孤女一人,无依无靠,遂入宫为妃。居毓秀宫。

    良人姜月,出身农家,身份样貌皆平平无奇,只因与皇帝在宫外邂逅,怀孕生子,诞下太子李漼,被封为“良人”,熹平二年入宫,赐居蓬莱殿。不过常年抱病,鲜少露面。

    剩下的都是昔年“李蕴”初登帝位,不得不收下的官员之女,皆住在仙都宫,位份从美人到婕妤不等,共十余人,平常都不上牌子,见不着李蕴的面。

    李蕴又问:“这良人姜氏是怎么一回事?朕是女子,怎么可能幸了她?”

    辛夷面上露出尴尬的神色,道:“陛下难道忘了,辛夷是熹平三年才进宫侍候陛下的,怎么会知道姜良人的事呢?不过奴婢猜想,既然陛下册立了太子殿下,却又仅仅封了姜氏一个良人,想必太子殿下与陛下有很深的渊源,而姜氏,只不过是让太子殿下名正言顺的一个由头。”

    李蕴点头,她也是这么想的。至于李漼到底是谁的孩子,等她日后再去问问姜氏。大雍虽然不是单纯的以长为尊,但因为李曜的前车之鉴,宫内宫外都一致认为,早日册立太子有益,再加上李漼是在正阳宫皇后膝下长大的,算得上半个嫡子,他当这个太子,也没有什么不妥。

    她只是在想,薛仪在这中间,扮演了怎样一个角色?

    作者有话要说:

    这可能是一篇悬疑推理文—。—

    第一百次发誓,不写权谋

    其实是倒霉孩子追妻记吧,大家不要害怕,看这个女主的眼瞎程度,你们就知道了。

    第4章

    李蕴正要再问,却听见太上宫外传来小太监的呼声:“毓秀宫柔妃娘娘玉驾,行人回避!”

    与此同时,后殿传来声响,一个身穿玄金五爪龙袍的人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扑在李蕴脚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陛下,你可醒了!柔妃娘娘就交给你了!”

    他神色中那副解脱和飘飘然的感觉,让李蕴倍感沉重。

    说来,孙溶儿的父亲孙晔,与李蕴还有一段渊源。

    八年前,孙晔作为坚定的保皇党,深受李曜信任。他出身大家,文采斐然,自小便以聪慧善辩闻名,在大雍,几乎人人都听说过孙晔少时与先帝,也就是李蕴的祖父孝宣帝辩论三日三夜的事迹,他二十岁在各国游历,将沿途见闻以诙谐趣致的文章记录下来,一时东都纸贵,人人捧读,连李蕴都对他书中描写的洞天仙境向往不已。

    这样一个才气纵横的文学大家,在政治上却没有多少天赋,若不是孝宣帝赏识,李曜又与他一道长大,情同手足,恐怕他早被朝堂里的那些老狐狸拆吃入肚了,所以辛夷说孙晔卷入了文狱案时,李蕴一点都不震惊。

    孙晔和李曜关系密切,所以早在李蕴下山之前,孙晔就跟着李曜一起去看过她,还热情点评了李蕴“梦游”时写的一篇狂草经文,笑道:“贤侄女有太白之才,只不过佛祖可能看不懂道家的符箓。”

    李曜哈哈大笑,摸着李蕴的脑袋,说:“我并不想她读太多圣贤书,如你我一般,被书本框住了,左支右绌,进退维谷,倒不如那些不读书的人活得洒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李蕴当时疑惑不解,后来想起,才知道李曜说的大约是朝堂上那些假仁假义的背叛者。圣贤书授以世人德行,不读书的人自然就不知仁义为何物,确实要比凡事都得思前想后,顾全大局的李曜活得痛快。

    孙晔见他感怀,道:“德舆何必自伤,你看这山间烟云出岫,清风霁月,蕴儿生得灵秀可爱,洒脱自然,不是很好吗?读书只为明事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旁人如何想,我们怎么能够控制?不过是勤修己身,不为外物烦扰心忧,不因他人毁谤而移了性情。我看蕴儿她比你我都看得开,眉目间疏朗阔达,将来一定会活得潇洒自在。”

    李曜便笑起来,两人对着山岚云雾,红泥火炉,浅斟慢饮。

    即便是失去了记忆,不记得孙晔卷入了什么文狱案,李蕴都还是一样的选择,她愿意相信孙晔,当年力排众议放了他,今时今日,也一样会放他。

    只不过,她才醒来不过两个时辰,孙溶儿就赶过来了,也是引人深思。

    李蕴甩了甩涨痛的脑袋,许是睡得太久,又或是孔雀胆的后遗症,她觉得自己好像忘了什么人,什么事。十六岁之前的事,她记得清清楚楚,中间那两年在江湖流浪,辗转各地集结父皇旧部,与夏侯汜、桓玠斗智斗勇的事也都记得真切,可有些记忆,却模糊不清,只记得她生命中,应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被她遗忘了。

    可现在情势复杂,宫里头的人应该都知道她醒过来了,走马灯似的一拥而来,她疲于应付,还来不及去了解六年之中发生的所有事情。

    她如今身份不比往常,江湖浪荡,不记得事也没什么,后宫朝堂,许多事息息相关,若被有心人知道了她记忆全失,利用这一点兴风作浪,到时候受苦的可就是无辜的百姓了。

    思索间,孙溶儿已经带着一众宫女太监到了太上宫外。

    太上宫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