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日映血 - 第六章中心开花 第一百三十六节南方之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请收藏
    第六章中心开花 第一百三十六节南方之战

    耿精忠战败,台湾郑氏利用自己在福建获得的七个郡府与朝廷讨价还价,试图在闽境内获得立足之地。  康熙毫不妥协,谕令郑经部只能投降朝廷,尚可保荣华富贵;如若不然,朝廷必用大军围剿。  不久,谈判不成,双方在福建南部展开激战,郑经军利用漳州和金夏地形建立大量的城阔防御体系,朝廷军队受到重创。  后满清自湖南调来大清水师,三万多水师乘四百战舰自厦门登陆,陆路清军乘机猛攻。  郑经军促不及防,惨败而逃,临走前郑经用刘国轩计,诱杀陈近南,使郑氏与百姓党交恶,接着郑军余部经东山撤往台湾。

    面对清军二十万大军的进攻和陈进南的突然牺牲,百姓党南方委员会立即调整部署,任命贾世凡为百姓党闽南委员会书记、红军第三方面军司令员兼政委。  由于对战争早有准备,虽然清军气势汹汹的向诏安扑来,红军第三方面军司令部一面组织部队防御,一面按计划派出方面军特种旅五千多人组成游击大队主动出击,长途奔袭敌人后方的转运基地:永春。  由于红军特种旅有迫击炮和手榴弹等新式火器,加之行动突然,经过一夜激战终于攻克永春,三千守军被全歼,红军缴获了大量的粮秣军需。  紧接着,红军特种旅转战延平、建宁、邵武数郡,连战连捷,攻无不克。  一路上红军严格遵守各项百姓党政策,团结所有劳苦大众和愿意反对满清统治的各方人士。  积极建立广泛地反清统一战线。  由于红军所到之处正是刚经历过战乱,朝廷正对原效忠耿军或郑军的人大加迫害。  红军一到,许多人被解救出来并加入了红军的队伍,原本散布于各地的反清力量也开始向红军靠拢。  游击大队严格执行红军的俘虏政策,对汉人俘虏甄别以后来去自由,而满人俘虏则一律派人押往根据地劳动改造。  对各地官府用物及粮食物资则一律赈济百姓,各地官员中除罪大恶极者当众处决外。  其余一律释放。  红军游击队在外线的主动行动极大的打击了满清地嚣张气焰,特别是红军救助穷苦百姓。  团结大多数人的政策极大地鼓舞了福建百姓的反清热情,许多人积极要求参加红军,红军游击队的规模很快达到了一万五千多人。  在福建中部,一股强烈的反清浪潮再次掀起。

    杰书听说红军主动出击,他立即率大军回师清剿,但是追了一路,最终还是没有追上。  当红军游击队消失在福建与江西交界的山区中时。  从漳州传来消息,红军派兵围攻南靖,漳州守将海澄公黄芳世率部增援,结果在半路上遭到红匪埋伏,一万多人损失殆尽。  黄芳世逃回后红军立即包围了漳州,眼下双方正在激战。  杰书得知消息后,这才感到出现在福建中部为乱的只是少数红匪,大量的红匪还在岩州和东山一带。  那里是他们地匪巢所在。  杰书一边留下三万人与红军游击大队周旋,自己率大军向漳州扑去。

    此时的红三方面军只有不到四万人,而清军却有二十多万。  只是由于前期耿精忠与郑经的军队多以冷兵器为主,因此杰书的大军中有一百多门火炮,加上八千支火枪和近两万骑兵,杰书的大军对付耿军和郑经是游刃有余。  屡屡获胜,满清大兵都十分骄横狂妄。  一开始清军并未将几万红军放在眼里,杰书虽然知道这里的红匪与四川红匪同是一路,但几万蟊贼要想对抗二十多万朝廷大军那是螳螂挡车,只要朝廷大军一到,红匪必是难逃覆灭的命运。

    在通往诏安的路上,清军体验到了与以往不同地战术,不时的遇到地雷袭击;时常被红匪打冷枪;或是安营扎寨后经常被几个炸弹炸的人仰马翻,那军机营帐更是红匪袭击的重点,各级将官伤亡惨重。  时常有哨兵被远处的暗枪打倒。  贸然赶去追击则很可能遭到红匪伏击,就会遭到更大的损失。  不追则只能看着红匪肆虐。  随着离诏安越近,红匪地袭扰也更为频繁,有时数百人的前哨营遭到红军的突然袭击,伤亡竟达十之六、七,等到大队赶来,红匪早已逃之夭夭。  几次遇伏以后,清军将前哨营增至数千人,红匪的正面袭扰少了许多,但更多的地雷阵,更频繁的偷袭使清军不胜其扰。

    不久,在诏安城外的乌山,红军对清军展开了较大规模的阻击战。  这次参加阻击战的是红三方面军第十六军的一万五千人,第十六军是红军地主力部队,全军配有八千支火枪和三十多门重炮和几十门迫击炮。  红军利用乌山地势筑阵而守,清军终于得了战机,以为总可施展一番,竟以火炮开道,骑兵为先导,数万人争先抢进。  谁知红军第一阵重炮即将突前地清军火炮尽数摧毁。  紧接着地雷阵、拌马坑和铁丝网,极大的阻碍了清军骑兵地进攻。  红军密集的火枪子弹,红军的猛烈火炮轰击让清军骑兵吃了一惊,清军的第一次进攻很快就被打退了。  连续进攻几次,清军的骑兵伤亡太大,杰书只得用改用步军为主,以火器营和弓弩营为主力进攻,可是由于与红军的火力相差很大,清军的进攻收效甚微。  看到进攻的队伍在红军炮火轰炸中狼狈的四处乱窜,看着大军中火器营官兵被炮弹成群成片的打倒在地,眼看弓弩营要列阵防箭,红匪阵中的火炮竟向他们齐齐打来,弓箭阵立即被黑烟覆盖,硝烟过后只见一片的弹坑和残肢碎骨,箭阵已经被炸的无影无踪。  看到这一切,杰书知道这真是遇到川陕红匪的同党了,原本他还对几年都不见红匪踪影感到意外,甚至对朝廷谕示福建有红党也产生了怀疑。  不料,当耿精忠、郑经战败以后。  他们竟冒了出来,这与红党在川陕的出现如出一辙。  看红匪那密集地炮火,看到自己的手下最为得意的满清铁骑在红军的炮弹、火枪和壕沟铁丝网下被打的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所谓弓马骑射打天下的战术在这里竟是惨败而归。  看到红匪的强大火器,看到红军在山坡和山上修筑地阵地,杰书终于明白图海的几十万大军失败地原因了,这样的战术使朝廷大军只能被动挨打。  毫无还手之力,长此下去。  焉有不败之理?

    杰书将几个主要将领召集起来商议对策,其中有宁海将军傅喇塔、平南将军赉塔、浙江总督李之芳、福建总督姚起圣、海澄公黄芳世。  虽然有不小的损失,但傅喇塔、李之芳几人还是主张全力进攻,可总督姚起圣却建议道:“眼下红匪主要巢穴在诏安和龙州,诏安地处边角,大军不易施展。  再有闽南红匪人数不过三万有余,前此已有一万多人为乱延平。  这里也应有两万多人。  依此算来,龙州必然空虚。  若我全军强攻诏安固然得胜,可旷日而战,定将失去进击龙州之良机。  故而我大军在继续进攻诏安的同时,还应分出人马进击龙岩,就是有一路得胜,亦可大破贼人。  ”

    听了此言,杰书心说有理。  这就派傅喇塔率兵八万继续进攻诏安,自己则率其余八万人去偷袭龙岩。  漳州到龙岩有二百多里,前一百里都还算顺利,可自从清军一进入龙州境内,红军的袭扰战术就再次出现,接连不断的袭击使清军进军速度大减。  杰书见偷袭不成。  只能命大军强攻,可红军早有准备,他们利用山区有利地形多次给清军以沉重打击,清军对龙州的进攻再次受阻。  此时在福建中部地红军游击大队再次出击,他们以攻击建宁为契机,在半路伏击敌援军,歼灭清军主力八千多人。  紧接着游击大队连续出击韶武、建阳数郡,一路上他们宣传红军的统一战线政策,不断的打击满清政权,扩大了红军的队伍。  救助穷苦百姓。  由于留守的清军已经无力抵挡不断壮大的红军游击大队。  守将向杰书求援。  杰书感到清军在诏安、龙州两路进攻都未必速胜,大军已经人困马乏。  只得下令退兵,清军对闽南根据地的第一次进剿被打退了。

    这次进攻使双方都开始总结自己的不足。  杰书经过此战,知道红匪前时不露声色,暗中正是要在此时与朝廷死战,朝廷大军想速战速决已是不能。  可若要贾以时日,红匪必要大乱闽境,因而加紧围剿红匪乃是首要。  杰书又与众人商议多时,定下先平闽中,再图闽南地平乱方略。  而对前次分兵两路的战略,众人都说并不成功,由于红匪善于各个击破和围点打援,杰书决意要用集中用兵,大军先消灭红军游击队,然后在使用各种手段规取诏安、东山。

    红军也在积极的进行第一次反围剿的战役总结,由于首次与大量清军主力交手,各级指战员中出现了不少紧张和失常的情况,因此要加强部队中有针对性的实战训练,大力宣传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中地成功战例和英雄事迹,嘉奖作战有功的人员和单位,推广他们的作战经验,短期内使红军各部队的作战能力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第三方面军对第一次反围剿中的作战方针提出意见,由于被动防御思想过于突出,因此在反围剿战役中没有实现对敌人的歼灭战。  第三方面军向南方委员会提出由广东方面派出增援部队参加福建的反围剿战斗,以便于集中兵力对敌人打歼灭战。  同时方面军司令部通令嘉奖出击敌后的红军游击大队,并由红军游击大队为主组成红三方面军特种军,报请南方委员会批准。  这时百姓党南方委员会书记吴六奇来信指出,敌人一定会集中力量进攻诏安和东山岛,因此红三方面军应该以虚实相间的行动迷惑敌人,力争将满清水军吸引出来,红海军要利用东山岛地地形消灭敌水军。  同时红三方面军要吸引杰书地主力于漳州、龙州一带,以利于红海军后面更大的行动。

    闽南红色根据地经过几年地地建设,已经将东山岛建成了一个军港。  红海军在这里储备了足够的弹药和军需。  鉴于清军水军曾在厦门进行登陆作战,红海军立即在东山岛和诏安修筑了强大的沿海炮台,以防止敌人水军的偷袭。  此前吴六奇曾多次与贾世凡、赵永几个人商讨过东山岛和红海军的使用问题,因此当吴六奇的指示一到,贾世凡立即心领神会,他立即与司令部成员商议了下一阶段反围剿的主要战略。  不久贾世凡就接到了南方红海军主力从广东来赶来参战地的消息。

    清军经过准备,集中手中二十万大军开始向根据地发起第二次围剿。  他们首先分兵三路向福建中部地红军特种军进攻。  红军特种军采用游击战术且战且退,渐渐的退向漳州。  清军赶到了诏安。  清军再次遇到红军的结阵抵抗,此时清军立即拉开阵势,试图彻底包围诏安。  但是红军的防御作战也有所变化,他们虚虚实实,时进时退,有时他们有意放弃一些阵地,但紧接着红军就在重炮的配合攻击下实行反突击。  由于红军的反击十分突然。  因此一开始就取得了巨大的战果,清军前卫营在红军猛烈炮火和强大冲锋面前打地七零八落,许多满清军队被全歼,有些清军被红军反冲锋的阵势所吓倒,竟不顾一切的逃了回去。  激烈的战斗在继续,艰苦的反复的争夺战在诏安周围几十里的范围内进行着,到处弥漫着战火,枪炮声震天动地。  杰书对红军的战术有些不解。  虽然时常有强大地反击力量,但红军的抵抗并非无懈可击,他们的阵地时常被朝廷大军的弓弩火箭所突破,这次朝廷大军的进攻似乎有了成效,攻克诏安有望。  可是随着朝廷大军离诏安越来越近,红匪的抵抗也变地更为顽强。  有时数天激战竟寸步未进。  杰书拿出杀手锏,命大清水师出击诏安。

    大清水师主要有原湖南水师和招安的吴三桂水师组成,其中有一百五十多艘是收编的吴三桂的龙船,每艘船上有火炮十门,可载二百多人。  其余还有三百多条大小沙船,一艘船上火炮一到三门,可载四、五十人。  沙船速度快,并辅以火箭、硫磺、碎石、弓弩,它们可对敌方目标实行快速突击,当年清军水师就是靠这些沙船战胜了笨拙的周吴水师。  眼下水师大小战船相互配合。  战斗力更为强大。  前时他们在朝廷大军对郑经的战斗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大清水师的及时登陆包抄,郑军腹背受敌。  清军一战就击溃郑军主力十万多人。  鉴于水师的巨大作用以及诏安、东山的地形,杰书在行前就制订了用水师出击,合围诏安红匪地作战方略。  在第二次围剿地关键时期,大清水师再次出战,厦门到东山一百多里海路很快就到了,清军水师时间算的准确,刚好在凌晨三更时赶到了,四百五十多条战舰在夜色中静悄悄地进了诏安湾。  天色麻亮的时候,远处已经看到陆地了,水师选择了离诏安最近的宫口登陆,这里是诏安的侧后方,从这里进攻可以对诏安形成合围之势。  眼看就要到了陆地,突然有人喊道:“督军大人,看!后面有船队。  ”

    清军水师提督万正策抬眼向后望去,只见远处海面上出现一排黑影,此时天色渐亮,黑影越看越清,原来是一排大船,不!不是一排,而是黑压压的一片。  这些船上风帆林立,船速很快,越来越清楚,越看越多。  再仔细一看,这不是一般的船,这是战舰!大大小小有三、四百艘。  看那大的有龙船的三倍大小,小的也与龙船大小相当。  万正策心说不妙,那边大舰已经冲过来了,它们一排排的将诏安湾堵的严严实实。  正要问过究竟,那边炮声已经传来,轰、轰的爆炸声在海上掀起了一个个高高的水柱,有两个沙船被炮弹击中,船上的人和用具立即被炸的四散飞扬。  炮弹越来越密集,对方的战舰也逐渐接近了水师。  万正策连忙命船队全体迎战,刚调整好,那边也已经到了近前,双方离的不过百丈而已,巨舰已经横过身来。  再一看,高大的船身上出现了上下四排的方孔,有些方孔中已经开始冒出火光了,每条舰上都有许多人都在紧张的忙碌着。  清军的舰炮也开始响起来,炮弹大多打在对方船前的海里,也掀起了一朵朵浪花,有些打在对方船上,炮弹炸开后立即看到船上有人被掀翻。  水师沙船按照常规也向前冲杀过去去,他们只有贴近敌人,才能以火箭、石弩攻击对方。  这时对方的舰炮开始打来排炮,这时由于对方舰炮已经展开,因此炮弹排山蹈海般的打了过来,炸弹爆炸声惊天动地,海面上被炮弹炸起的海浪掀起了巨大的波涛,大多数当面的清军战舰立即被炮弹炸的舵飞船烂,有些船竟连续被击中几十炮,接连的猛烈爆炸顷刻间将战舰炸的粉碎。  最可怜的是冲在前面的沙船,对方炮火十分密集凶狠,大多沙船来不及反应就直接被炸断了,有些被炸弹掀起的巨*掀翻后又被接踵而至的炮弹炸碎了。

    万正策连忙命水师展开迎敌,沙船还是老一套,它们不顾一切的向对方冲过去,龙船也试图靠的近些,各舰上的火炮也在不断的还击着对方。  这时对方阵中也分出几列战舰从两翼向清军包抄而来,只见这些战舰在满帆下行进速度很快,他们逐渐在清军面前展开了。  接着又是一阵万炮齐轰,清军战舰接二连三的中炮,许多船被炸的燃起了大火,黑烟笼罩了天空,不断有人惨叫着从船上跳下来,还有一些船被直接炸碎了,破碎的船木、死尸、船帆与各种弩用物漂浮了一片。  清军的战舰的炮火完全被对方的炮火所掩盖了,清军各舰不断发射火弩和飞石,在空中火弩像一条条火蛇飞向对方战舰,但由于离的尚远,大多数火箭都落在了海中,有些也射到了对方战舰上,有几艘船的船帆被火箭引燃了,渐渐也燃起火来。  因为每艘船上都携带有大量的人员物资,清军舰队开始向岸边冲去。  可海岸上也传出嗵、嗵的炮响,陆地上红军早有准备,重炮也开始向敌舰猛轰,走在前面的水师战舰立即被重炮炸沉了三艘。  清军连忙后退,可岸上、海上的炮火不依不饶的跟了上来。  这时的万正策才知道这些不明水师是红匪早已埋伏好的的水师,他们早有准备!看来大清水师凶多吉少了。

    ...</p>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