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春风词笔 - 分卷阅读25
练手,知道挣钱的艰难辛苦。”奶奶见爷爷也要去才勉强同意。
家里的两辆凤凰牌大自行车被爸妈骑到县里去了,只剩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好在霞光菜市场并不远,只有一里多路。爷爷骑着三轮车拖着两大桶鱼先过去了,许清雁两姊妹一人拎着一个大大的竹篮子,背后背着一个竹篓,走去霞光镇心。
菠菜、茼蒿、小青菜、大白菜、红菜薹、几把小葱、四个五斤多的金黄老南瓜,都是些乡土菜,价格低廉,卖不到几个钱。乡下人都是自己种菜吃,镇上的消费力太小了。
“菠菜茼蒿一块二、小青菜和大白菜五毛、红菜薹三块钱一把、小葱八毛钱一把、南瓜六毛……我们家的菜比别人家的好吃,人家要是还价,就不卖,知道吗?”奶奶一一交代了价钱,给了她们一把毛票做找零,才放她们走。
七点缺一刻,天刚蒙蒙亮,早晨的菜市场分外热闹。两姊妹找到菜市场尾巴上的许爷爷,挤了过去。爷爷正在给人过秤,没工夫管她们。
刚把菜放好,一个眼熟的婶子就走了过来,“今天怎么是你们两姊妹出来,你们奶奶呢?”
许清雁定睛一看,是镇小学旁边开文具店的罗婶,“奶奶在家做饭。您看看要什么菜,这都是头茬的茼蒿和菠菜,打过霜的红菜薹也不错。地里刚摘的,新鲜着。”
“哟,你们家的茼蒿这么早就出来了,我刚满菜场转悠都没见到。”罗婶是许奶奶的老顾客了,也没还价,买了茼蒿和大白菜,说是回去做蒸菜尝尝鲜。
一来就做成了一单生意,两姐妹都有点小兴奋。罗婶刚走,一个大胖子挎着篮子踱着步走了过来,在她们的小摊前停下。
旁边的小摊主笑着给他打招呼:“王老板今天又找些什么给猪吃啊?”
这王大胖子是镇上农家乐的老板,国家政策三令五申不得公款吃喝铺张浪费,许多县里的公务员就找到霞光镇上的农家乐,这王老板家的彩霞饭庄正是其中最火的一家。因他喜欢找一些野葱、野芹菜、藜蒿、红薯叶、南瓜花、瓜芜嫩叶等偏门菜,这些菜放在以前都是喂猪的,菜市的人就取笑他总是喜欢买一些猪才吃的菜。
大胖子挑剔地扫了一眼旁边的小摊子:“没办法,猪儿们太难伺候了,转了半天都没买到好的。”季节进入初冬,很多野菜没了踪迹,他为了保持饭庄的特色,也是煞费苦心了。
他在小摊前看了几眼,对大一些的许清雁说:“菜满新鲜的,都留给我,我等下来拿。”
他不认识许家姐妹,倒是记得许爷爷,走到鱼桶前问:“老人家今天出来卖鱼了。还有黑鱼吗?泥鳅也行。”
“黑鱼是小老头在别处抓的,池塘里哪敢养。泥鳅上次被您给包圆了,都没了。”许爷爷如实回答,“这些草鲩也不错的,做鱼头火锅香得很。”
“小塘村养的鱼不行。”王大胖子看也不看桶里的鱼,摇摇头走了。
“爷爷,菜要给他留着吗?”许清雁扭头问。
“不用,你又没答应留给她。这伙计最喜欢压价,给他留着,他却等菜市快散了才过来,那时候就只能由得他压价了。”许爷爷对王大胖子有几分了解。应该说菜市的人都知道王大胖子什么德行,有些人直接不和他做买卖。
“他还说我们家的鱼不好呢!留什么留。”许清瑛的小暴脾气都要发作了,“买就买,不买就不买,什么叫给他留着,当别人傻子呢。”
“不留不留,我就是那么一问。”许清雁安抚好妹妹,赶紧招呼路过的大娘大婶买菜。
小塘村许家的菜在霞光镇菜市也是小有名气,眼睛尖的一看就知道跟别家的不一样。不少老顾客不怎么还价就买了,有一些斤斤计较的,许清雁都耐着性子招呼了。
许爷爷那边的鱼却不太好卖,来了那么久才卖掉一小半,主要是好多人都知道他是小塘村的,看都不会走过来看。小塘村后有条大水渠是连着后头周家湾的,近年来水污染太严重了。
第十六章
天光渐渐亮了,雾气散开,菜市场的人逐渐变少,有些卖小菜的老婆婆已经开始收摊了。
许清瑛蹲在一边数钱:“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四十九块七毛。奶奶给了八块九毛钱的零票。今早一共卖了四十块八毛钱。”
“没剩多少菜了,咱们再等半个钟头就回家吃饭。”许清雁看了下手表,八点二十,再过一会菜市就没什么人了。
王大胖子挎着个篮子,悠闲地踱着步走过来,看到许家姐妹菜摊前空空的,大惊失色:“不是让你们两给我把菜留着的吗?怎么只剩这么几把了?”
“您没说留多少呀,您看,我家这老南瓜还剩两个,专门给您留的。您要的话,六毛一斤。”许清雁指了指竹篓里的长南瓜。
“呸!就你们这喂猪都不要的南瓜,还卖六毛,别人家都只卖三毛。我告诉你,今天我没买别家的菜,就指着你给我留着呢,耽误了我饭庄的生意,看你怎么赔。”王大胖子显然有些上火,指着许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