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清朝当总统 - 第十七章 劫眼?弃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请收藏
    第十七章劫眼?弃子?

    第十军是“两只老虎”中的一只。/.  另一只是王牌中的王牌陆军第二军,常年驻防北京。  关于“两只老虎”还是在东北战场打老毛子时叫开的。  陆军第十军,从建军之日起,就一直在东北作战,可以说,这支部队是蒋百里的嫡系中的嫡系。  这个军的前身,是武襄军时期蒋百里亲任师长的第二师。  该军辖陆军第二十七师、第二十八师,满员编制两万六千人。  现任军长黄铭,军衔中将。  原来是蒋百里的师弟——汉口新军军校第五期毕业。  年纪却比蒋百里还大一岁,参加过甲午年间的朝鲜陆战,脾气性格倒和蒋百里很象。

    黄铭是一步步从下级军官升上来的。  在甲午朝鲜陆战的时候,就已经升到了哨长,后来在新军、武襄军中历任连长、副营长、团参谋长,洋河战役中被林云提升为武襄军第二师副师长,参加东北抗击俄军战争时又升为新编第二十八师师长。  建立共和后全国大建军,二十八师与第二师合编为第十军,第二师番号改为第二十七师,黄铭就成为了这个军的第一任军长。

    对于第十军眼下的处境,黄铭比任何人都知道的更清楚。  战役提前了,后援部队一时间没有跟上,这一点日军暂时还没有发现。  现在的任务是集中部队切断日军南下通道呢,还是固守现有阵地,等待援军巩固战线之后再发起攻击?蒋百里给他的电报很简单:“大胆攻击,注意两翼。  ”

    根据战役前地情报汇总。  如果第十军在战役初期能迅速切断永川——春川之间的联系,将会有六万到七万日军被围困在铁原、平康一带,加上朝鲜军,将达到十一万之众,几占全敌近三分之一。  这也是此战役之中的重点——围歼战线中部之敌,予以全部消灭。

    战役提前发动,除了自己措手不及之外。  日军也显得有些慌乱,最新的情报显示。  日军又向铁原增援了两个联队,另加朝鲜军一万多人。  这虽然是蒋百里料想到的,但是己方的变化却因为东线、中线太顺利西线稍微落后一步而出现了偏差。

    纵观全局,东线的陆军第六军和朝鲜复国军即使拿下旧邑里,转而西进,沿榆川里——原州运动至春川南方,亦不可能很快对汉城、春川两地之敌人形成威胁。  反倒是孤军深入,有被阻于原州之危险。  至于西线地第五军,由于战役准备不充分,致使攻克平山未能按战役计划时间完成。  这就使第十军冒着背后空虚的危险,必须尽快攻占永川。  黄铭下定了决心,永川必须打,而且,还要快打。  打下之后立刻做防守准备。

    如果用围棋术语来说地话,他把自己和第十军投入了一个“劫眼”之中。  至于是否会成为弃子,就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了。

    共和三年八月二十三日,永川战役打响了。

    那是个惊心动魄的血战之夜。

    第十军第二十七师,于八月二十三日全歼了永川外围之敌后,进至永川城以东之白房街地区。  第二十八师及朝鲜复国军一部于二十四日进至小山集地区。  对永川之敌包围圈已形成。  各师的师长、参谋长和参谋人员。  都下到旅指挥部位置,每人紧紧抱着电话机,急待黄铭的命令。

    此时,黄铭和粟弗成参谋长,坐在电话机旁。  粟弗成手抚电话的把柄说道:“各旅已进入指定位置,都急不可耐。  那么,总攻……”

    黄铭抬起手说道:“不忙。  ”

    他缓步走到全壁挂图面前,军政令处主任张克年将放大镜递给他。  黄铭把敌我的态势反复核查校间之后,转身说道:“四面围攻,不行。  太紧。  太紧!”他摇摇头,踱了几步。  站在粟、张面前,高声说道:“部署要改,改为围三阙一,网开一面。  ”

    张克年有些意外:“嗯?”就眼下地敌我兵力来看,敌人的一万四千人明显少于我方,若不全歼,岂不是要将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

    粟参谋长去点点头:“是的。  围得太紧,逼敌作困兽之斗,势必加大了伤亡。  ”他深深地吸一口香烟,吐出一团白雾:“按照军长的指示,部署围三阙一。  虚留一条生路,诱他突围。  ”

    黄铭笑了,“命令二十八师六十六旅,利用小山集以东的开阔地带,布成袋形阵地,以便歼敌于突围的途中。  命令二十七师从西南加紧猛攻。  ”

    粟参谋长大脑的屏幕上,同黄铭一样,浮现出小山集以东、白房街以西,方圆五公里地马蹄形低洼阵地。  他摇起电话把柄,下达紧急命令。

    入夜,激烈的炮火中,日军在左冲右突之后找到了理想的突围缺口。  于是,以日本青冈联队为左翼,朝鲜军全罗道府兵为右翼,开始了巨型的万人大突围。

    汉江平原的永川城,大都筑土为城。  城门不大也不小,两辆牛车在门洞相遇,互相礼让,小心翼翼地擦墙而过,才不至于堵塞交通。  闷热的夏夜,门洞内外,清风习习,是村民天然地纳凉乐园。  百多户人家的小山集,此夜兵马爆满,人无立足之地,马无举蹄的空间。  人与牲口的呼吸和汗味,拧成看不见推不动的龌龊刺鼻大气团,使人窒息难耐。  突然,摇天震地的炮火飞来,仿佛要把小山集翻个底朝天。

    突围的日军人踩人、马踏马,蜂拥冲出东门。  出了东门十多公尺,军曹找不到士兵,上级找不到下级。  黑咕隆咚,死神压顶,乱成一团。  正在恐怖和慌乱中,援朝军从远处射来连串的照明弹。  悬在夜空,照得小山集镇内镇外一片通明。  突围地人,眼前雪亮,夺路奔跑。  截击的人,看清了密麻麻乱哄哄地目标,轻重武器一齐钢铁地火焰,枪弹炮弹发出暴风雨般的轰鸣。  刹那间,草黄色地人群。  倒下一片又一片。

    兵败如山崩,两个联队的人马,没有一人来得及举枪还击,一会儿地工夫,死的死,伤地伤,活着的懵着头乱蹿。  日军青冈联队的联队长青冈正佑混在残兵之中。  冲出了重围,直奔铁原而去。  左助联队长和副联队长东乡紧紧相随,死命地乱窜,在高粱地里大显赛跑身手。  镀金的校级领章和挂着屁股帘的帽子,早已不翼而飞。

    跑到白房街时,两个家伙身边只剩一个卫兵。  眼前是一片黑森森的街房,背后的枪声远了稀了。  左助这才稍稍放慢脚步,喘喘粗气。  当他们惊魂未定之时。  只听一声吼叫:“小鬼子在这儿!”几支步枪已顶住他们流汗地脊背。  当然,这句带着东北口音的中国话他们是听不明白的,让他们明白的是对方黑洞洞的枪口。

    永川是打下来了,可是这一打,犹如捅了日军的马蜂窝,原因无它。  永川的位置太关键了。  可以说,是驻守铁原、平康日军及朝鲜军的生命线,关系不可谓不重大。  永川丢地太快了,这是日军所没有料想到的,当“飓风战役”刚一发动,平康正面遭受猛烈进攻之时,日本驻朝大本营总司令就连忙从永川抽走了一个师团的主力,而现在此地一丢,日军马上又做出了反应,虽然在平康正面遭受到强大的压力。  还是抽调了两个日本师团。  会同朝鲜军的“王牌军”第八军共计三万多人南下向永川猛扑过来。

    八月二十九日战斗打响的当天,日军就发动十次进攻。  规模不断扩大,由中队到大队、联队,火力越来越猛。  前几天还在猛攻阵地地第十军顿时变换了角色,成为了永川的守卫者。

    位于永川东北方向的白马山阵地在第十军二十七师的手里岿然不动。日军对这个小小的白马山无可奈何,当然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第二天,进攻的规模更大,每次都在千人左右,与往常作战不同,这次他们没有驱赶朝鲜军在前面当炮灰,而是以迅猛的动作向白马山阵地扑来。  而且进攻的方向增多,成为扇面形的扑进。  他们的企图是明显地,要斩断白马山与我白房街守军地联系,然后集中力量拔掉这颗钉子。

    但日军在二十七师一团一营、二营的强大火力夹击下失败了。

    战斗地第三天,也就是九月二日,日军的进攻更加疯狂,竟然一次就出动了两千多人。  天明了,雨停了,日军的三个联队,从东、北、西三个方向朝白马山阵地包围过来。

    黄铭在二十七师指挥所判断:白马山是个小孤村,日军采取大兵团进击架势,小小的白马山是容不下展不开的。  小鬼子这种打法,是否其中有诈?他的诈,很可能想打我们白房街的主意。  正面的公路他们拿不下,就可能向两翼迂回,强攻白房街,以便达到他们进至永川、切断白马山阵地的目的。

    “让部队必须立即做好粉碎日军企图的准备!”黄铭将自己的想法对粟参谋长说完之后,接着说道:“小鬼子要抢夺白马山是真的,要抢占白房街也是真的。  不管是哪一个方向上丢失阵地,对于整个战局来说,都是很危险的!”

    白马山的争夺战十分激烈,日军火炮把村子外围的房屋轰成一片火海。  不过二十七师的装备和武器也不落后,对付日军密集人群,除了有“汉风二型”迫击炮外,还有个新武器——枪榴弹。  这玩意儿是作为最新成果从武汉“大汉兵工厂”四分厂赶制的。  其实原理也很简单,但是效果却让使用者们非常满意。

    同时,旅和团的炮群包括曲射炮平射炮都集中起来,对准日军的进攻人群猛烈地轰击。加之二十七师的士气旺盛、士兵勇猛、团营的指挥机灵坚决,接连打退了日军三次进攻。  战斗刚开始之时,敌人的步兵仗恃火炮助威。  猖狂至极,嗷嗷叫喊着以密集队形向白马山阵地扑来。  突然遭到我军群炮地轰击,日军的队形立即混乱。

    黄铭估计的没错,就在白马山遭受日军猛攻之时,日军纠集了两千多人从公路两侧向白房街扑来。  二十七师二团一营营长组织班排小部队利用中止炮火轰击和敌人混乱的刹那时间,从几个方面出击冲到日军侧后,一阵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轰隆隆巨响。  日军顿时倒下一大片,这一通打。  使日军步兵大惊失色,有的撒腿往回跑。  跑走的,就被日军的督战队当场打死。  就这样,日军几次冲锋,都被二十七师二团几次出击打了回去,日军只有在远处开炮,再未逼近村边来。

    中午十二点前后。  日军一面在白马山村外激战,一面抛出一个旅团地兵力以高粱地作掩护,偷偷运动到白房街阵地的右翼,约一千米处地公路弯曲部,发起了猛烈攻击。  这里是一团二营防御的最右翼,兵力火力都较弱。  虽经顽强奋战,敌人还是拥上了公路。  形势十分危急,因为在这个阵地背后一公里半就是永川。  日军如果突破这一道防线,一阵急跑半个小时就可到永川城内。

    二团团长当即命令位于二营侧后的三营立即反击,趁敌立足未稳把他们赶回去。  三营两个连一个猛冲上了公路,与敌人拼上了刺刀。  敌人的后续部队不断地冲上来。  三营在营长李云瑞的带领下全营出动猛扑过去,日军招架一阵终于溃退,扔下一百多伤兵和尸体逃回去了。

    黄铭接到报告后。  估计敌人这次偷袭失败一定不会甘心,还可能对阵地两翼继续打主意。  于是命令三营就地展开占领阵地,连接二营的右翼向西继续延伸。  另派二十八师一个团全部展开进入战斗。  命令二十八师三团留两个连作为旅的预备队,其余全部在一团二营地左翼展开,向东沿公路占领阵地,构筑工事,准备抗击敌人的进攻。  同时令二团做好反冲击的准备,随时增援一线部队的防御力量。

    作出了这些部署之后,黄铭及旅指挥部几个军官心中仍不踏实:日军援兵越来越多,并且不断向我阵地两翼扩展攻击。  迫我不断向两翼伸展阵地。  如果我们手中的所有机动兵力都用在第一线上,那么整个防御体系再没有机动的反击力量。  就会降低它的韧性和稳定性。

    果然不出黄铭所料,战斗发展到第四天中午,日军增大兵力向我右翼扩大攻击,二团全团都拉上去了。  至此,二十八师六十二旅的三个团已全部展开在以公路弯曲部为轴心,东西七点五公里地公路两边上与日军浴血奋战。

    从第五天开始一连几天。  二十七师就在炮火轰鸣下同日军及朝鲜军展开白刃战。  坚守在白马山东南独立院的一团一营一连,连长许发祥阵亡,排以上军官也全都伤亡,三个院子被敌人夺去了两个半,但他们仍坚守抗击。  弹药和人员越打越少,一连全连只剩下十三个人,在班长的率领下脱光膀子上好刺刀,准备跳出院子与敌人拼杀。

    正在这时,一营副营长带领四连杀出一条血路增援来了,在院子里展开一场激烈的白刃格斗,终于夺回了三个独立院。  日军溃败了,二十七师的勇士们喘息未停,互相看看,大家都是满身残血,胳膊、胸膛都是红的,眼珠子也是红地,谁也记不清该不该吃饭,眼前最重要的是该喝水,咕噜咕噜喝个痛快……

    白马山的阻击战打得很艰苦,常常是整天以至两三天吃不上一顿饭。  有时好不容易后面送上饭来,刚端起碗,小鬼子冲上来了,勇士们立刻扔下碗投入战斗,等打退了敌人回来时,连饭带碗都被炸飞了……而白马山到小山集的公路阵地,始终在第十军手中岿然不动。

    这是整个“飓风战役”中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也是人员伤亡最大的一场战役。  蒋百里在后来发给黄铭的嘉奖令上写到:“……与数倍之敌,两面作战,仍坚守巍然如山……”

    损失是巨大的。

    二十七师自师长陆进东上校以下壮烈殉国者两千六百七十人,有的连全部拼光,保留营的建制地,只有七个番号,伤者更有五千多人,全师几乎找不到一个全呼人,在最紧张,最激烈地时候,连伙夫、马夫和参谋部的文书都补充到了第一线。

    二十八师地情况也和二十七师差不多,甚至更加惨烈。

    然而胜利也是巨大的。

    此战自八月二十三日发起,至九月十日结束,不但消灭了原本驻守在永川的日、朝军队共一万一千余人,更重要的是堵住了平康、铁原日、朝军队近八万人南下的道路。  配合主力将他们全歼于这个大三角口袋之中,实现了战役的初期目标。

    接下来,就要看蒋百里怎么调兵遣将,一举拿下汉城了。

    (昨天没更,多补一章)

    最新全本:、、、、、、、、、、

    </p>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