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清朝当总统 - 第二十七章 夜色下的海战
“哈,我很高兴。\.qb5。\\ ”前海军军官毫不掩饰的说,“我们之间不应该有秘密。 ”
中将和他对视一眼,微笑着说道:“只有友谊。 ”
灰云下露出一轮低矮的太阳。 当前海军军官在一个船坞入口附近停下来的时候,汽车投下一条细长的影子。 那里,一条潜艇停在船台上,船坞的一边有一道带栏杆的浮桥,另一边有一条摇摇晃晃的长板子,斜着通向下面潜艇的甲板上。
“很荣幸请你们到这里来。 ”前海军军官眨巴着小眼睛说,“这是一艘刚刚凯旋归来的潜艇。 我想艇长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战斗故事要讲给客人们听。 请跟我来。 ”
黄明山走过浮桥的时候注意到这艘潜艇的甲板上站着一排白军服的仪仗队,他们用好奇的眼光从下面望着。 或许他们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来自遥远的东方国家的人吧。 当他和他的随员们一踏上甲板,这些仪仗队的小伙子们立即行立正礼。 前海军军官笑着走到一位穿着蓝色制服的军官面前。 “我给你带来了几位重要客人。 ”
那名军官很年轻,淡黄色的头发很自然的蜷曲着,他的嘴唇很薄,从抿的很紧的嘴里吐出几个音节简单的词语。 翻译似乎也受到了他那种机械的发音的影响,不带感情的说道:“欢迎。 这是我的荣幸。 ”
“u-8号”潜艇清洁、光亮,整齐的令人惊讶。 仿佛他们不是战斗归来。 而是刚刚出厂,仅仅在这里做短暂停留似地。 通道很狭窄,但是并没有让人感到不舒服,倒象一次充满愉快的探险,金属构件成的迷宫中的探险。 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工业化的最明显例证,人们要用它来破坏。 而不是建设。
柴油机干净的象从来没开过似地,上边的红油漆和铜配件没有一点污迹。 炮组好象刚出厂。 金属部分闪烁着润泽地光芒。 水兵们军服笔挺,显得很精干。 和他们的艇长一样,都很沉默的看着这些奇怪的客人。
“我不知道您和您的军官们是否愿意在艇上吃一顿别致的晚餐?”前海军军官用不太肯定的语气说道。 同时,那双小眼睛里露出期盼地眼光。 此时他们正走过艇上小小的厨房,穿着白罩衣的炊事员们正在那里准备晚饭。 黄明山略一犹豫,回头看了看代表团的其他几位成员和那位武官,微笑着说道:“我们当然愿意。 ”
于是。 这几位客人和艇上的军官们肘对肘的挤在那窄小的军官室里吃了饭。 黄明山的兴趣倒不在吃上,他注意到那四名年轻军官都是薄嘴唇,脸庞红润,头发金黄——也许除了艇长以外,他没太清楚记得那名艇长地名字,不过他隐约记得名字里有个发音上类似汉语的词——邓。 他们先是一声不响的坐在那里,不久,当听到代表团中的海军上将。 副团长李纪春对潜艇发出的赞叹和前海军军官开的玩笑,就渐渐地热烈起来。
他们谈论着海军船坞里工人们的愚蠢和懒惰的故事。 不过这之后他们讲的最多的是早期受训的事,先说到打扫厕所,然后讲他们必须忍受电击而不许退缩——那在战斗中会经常发生的,还说到他们得暴露在严寒和烈日之下,许多人都曾在那样的训练中晕倒过;高强度的体能训练。 背负沉重的负担进行地越野跑步,还是在崎岖地山路之上。 前海军军官总结说,经过这样的折磨才能成为更好地军官。 邓艇长——黄明山是在心里这么称呼他的——表示不同意。 虽然他被前海军军官说成“我们最出色的、年轻有为的潜艇军官”,他认为这种普鲁士式的虐待狂已经过时了。
“在海上作战方面,士兵的主动进取要比那些折磨所灌输的盲目服从更为重要。 ”他等翻译将这句话说给客人听了之后,才接着说道:“或许那才是我们最终能够依靠的。 ”
前海军军官带着无可奈何的笑容,转过头对李纪春总长说道:“您同意他的看法吗?”
“就我在国内担任的职务来说,我在很大一部分上同意。 ”李总长很直率的说道:“这一点您不是亲眼目睹过的么?”
“也许吧。 ”前海军军官耸了耸肩膀。 不过他很快又热情的转过头对艇长说道:“说说你的故事吧,让客人们了解一下你们是如何战斗并获得那个辉煌胜利的。 ”
邓艇长略带羞涩的笑了笑,露出很讨人喜欢的神色。 他放下刀叉。 并将它们在桌子上摆整齐,用餐巾擦了擦嘴角。 环顾了一眼他的听众们。 似乎在回忆,又好象在酝酿某种气氛,当他开始用清晰流利的德语讲起来以前,两名潜艇军官告辞退下,以便留出更多的空间。 要么就是去执行他们的工作。
“那是两个月以前的月初,我们……”他停顿了一下,和身边的鱼雷军官碰了碰眼神,“我作为u-8号潜艇艇长和施泰因.鲍尔海军上尉(他因功曾荣获骑士勋章)各率一艘潜艇在亚德里亚海岸奥地利的普拉军港准备启航。 我们要出海协同作战,到马耳他附近海域等待英国穿过苏伊士运河从东面驶来的大型护航运输队,利用朔月时光在水面对其发起攻击。 我们打算利用潜艇侧影小,不易被发现等有利条件,先从水面穿过敌人的驱逐舰护航兵力,然后驶近护航运输队的核心,对多列商船纵队实施水面袭击。 ”
翻译用语速很快的汉语进行着翻译工作,以便跟上艇长的速度。 他紧张的生怕漏掉一个单词。 艇长看到他脸上的汗都出来了,同情地对他微笑一下。 放慢了自己的速度。
“我们约定在西西里岛东南50海里、方位315°处的帕塞罗角会合。 据我们所知,两艘潜艇协同作战这还是第一次。 在这之前,潜艇一直是单独作战的;他们单独出航,单独行进,单独自卫以对付敌人的驱逐舰,并单独搜索和攻击敌目标。 因为现在,潜艇的通信手段——无线电报还无法使潜艇实施协同作战。 所以。 潜艇一下潜即失去任何无线电联络。 ”他带着遗憾的表情说,“如果我们能有更加先进地联络手段。 战果会更加辉煌。 当然,战争中没有如果。 ”
“就我所知,贵国的潜艇部队仅仅建立两年多,这之前一直没有经历过战火地考验,那么你是如何想的呢?执行这样危险的任务?”李总长问到。
“危险是不可避免的,对敌人也一样。 我这样想。 ”艇长微笑着回答。 他看到李总长满意的点了点头,便接着说道:
“如果要在两艘潜艇之间建立联络。 就必须处在水面状态通信,这意味着要在两根桅杆之间架设一部天线,以便能用长波发报。 但这种办法耗电量太大,而且通信距离也很有限。 在发报时,潜艇处于半潜状态,处境非常危险,而且无法实施任何攻击。 ”
“当天晚上,我艇如约到达西西里岛东南的会合点。 在那里等待施泰因.鲍尔,但他却杳无音信。 回来后我才知道,由于修艇,他推迟了启航时间。 深夜一点左右,我艇值更官在指挥台上发现东南方向漆黑的天空中有一个黑色地香肠似的庞然大物在蠕动。 原来它是一个拴在一艘驱逐舰舰尾的系留气球。 这艘驱逐舰就是所谓的‘清道夫’之所以称这艘驱逐舰为‘清道夫’,是因为它在护航运输队的前面沿‘s’字形航线左右机动行驶。 为其‘清扫’航道,以迫使敌方潜艇尽早下潜,使之无法实施攻击,也就是敌护航运输队护航兵力的‘开路先锋’。 不久,我们发现在黑暗中蠕动的黑影越来越多,看见了另外一些驱逐舰和护航舰艇,最后我们终于看到了船队的庞大地侧影:这是一支满载货物的护航运输队,从东亚的印度来到马耳他海域并向西航行。 ”
黄明山和其他军官一样,仔细的倾听着,虽然他不是个海军上将。 但是这个年轻的容易害羞的艇长生动地叙述吸引着他。 每个细节都是那么有趣。 特别是那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战争的气氛。 邓艇长讲的很慢,很清楚。 翻译一字不漏的很好的进行着他的工作。 这使得黄明山仿佛看见黑夜中微弱的北极光映射出潜艇的潜望镜。 湿漉漉的镜片中反射出红色地绿色地光点,在那些光点之中,那些身躯庞大的运输船越来越清晰可见。 他不知不觉地握紧了自己的双手。
“我艇悄悄地穿过了敌驱逐舰护航兵力,准备对外侧的那列商船纵队的第一艘商船发起攻击。 突然整个船队转向,朝我驶来。 这种突然改变航向的做法可能就是按预定方案沿‘s’字形航线航行的一种方式。 整个护航运输队这样按‘s’字形机动航行,目的在于增加潜艇实施攻击的困难。 当然,这就增加了我的困难;于是我急忙下令转向,紧跟在刚才我想攻击的第一艘商船的后面。 ”
他在等待翻译工作的同时,端起金边花纹装饰着的咖啡瓷杯小口小口的喝着。 滚烫的咖啡香气充满了这个狭窄闷热的空间。 他表情还是那么严肃,仿佛刚才讲述的是别人的故事,不过他那微微上翘的嘴角暴露了他内心中的喜悦和满足,当翻译停下来望向他的时候,这位年轻的艇长才又恢复了刚才那种一本正经的态度。
“突然我发现我艇正处于第一列和第二列商船纵队之间。 于是我立即从这个位置对第二列商船纵队中的一艘大型商船进行攻击。 一条巨大的明亮的水柱在那艘商船的前面升起,紧接着是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我肯定他们发现我们了,因为从潜望镜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一艘英国驱逐舰劈波斩浪向我急驶而来。 我急忙发出警报,下潜,并等待着深水炸弹的攻击。 但是毫无动静。 也许驱逐舰舰长怕误伤己方的船只,而未敢投放深水炸弹。 我艇从水下摆脱了敌护航运输队,然后小心翼翼地上浮,我独自扒在刚露出水面的指挥台上向外瞭望,发现护航运输队在继续西行。 在我艇附近还有一艘英国驱逐舰,它就在刚才被我鱼雷击中而沉没的那艘商船旁边。 ”
“它发现你了吗?”代表团中的海军中将在听完翻译的话后问到。
“我想它没有发现我。 ”艇长说。 他想了想,接着说道:
“我下令把水柜全部排空,让潜艇完全浮出水面,跟随在那支西行的护航运输队的后面,我企图尽可能利用黑夜对它再次实施水面攻击。 然而黎明来得太快了,当我艇追上护航运输队时,天已经大亮了,我只得再次让潜艇下潜。 现在,我打算在潜望深度实施水下攻击,但事与愿违。 由于我艇(一艘b-iii型德国潜艇,曾在船厂进行过重大改装)失去平衡,艇内突然出现一片混乱;电解液外溢,灯光熄灭,我们在黑暗中迅速下沉。 我们下面还有相当的水深,约2500-3000米。 当艇下潜到60-70米深度时,我们便不敢让艇继续下沉了,因为这已是艇壳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了。 ”
“我下令排空所有压载水柜,停车,然后倒车并急转舵,尽力制止潜艇继续下沉。 这时能干的值更官米森中尉,就是刚才离开的那位军官,他用手电筒检查指挥台里的压力表。 指针仍向右急转,潜艇仍在急剧下沉,最后指针在90和100米之间来回颤动,然后又迅速回转。 排空压载水柜还真的起了作用。 排空了水的艇体轻盈地上升,就像一根压入水中的木棍在解除压力后迅速上浮到水面一样。 我打开指挥台的舱口盖环顾四周,外面已经大亮了。 幸运的是,我们远远的离开了英国人的船队,大概有十几海里。 ”
说完这些之后,年轻的艇长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最新全本:、、、、、、、、、、
</p>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