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巅峰时刻 - 第六十三章 寒流来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请收藏
    三天之后,王跃动和张宸又去了丁家,这次除了丁文凯和陆君浩之外,还有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也在坐,丁文凯一介绍,张宸才知道他就是自己的同桌展静雅的父亲展承民。.

    丁文凯向王跃动简单介绍了一下项目的基本情况。丁文凯所学的专业是微电子,因此他将负责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中文支持模组的研发,而硬件部分由展承民负责,软件部分就由陆君浩负责。三个人将是这个项目的骨干成员,丁文凯的几个学生到时候也会加入进来。这样,人手、技术目前的问题就都不是很大了,剩下就是钱的问题了。

    丁文凯说道:“我们计算了一下,整个项目大概需要15万左右的研发费用,时间上大概需要八到十个月。”

    王跃动一听到这个数字,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想,不过张宸来之前已经反复交代过了,不管丁文凯提出的费用是多少,都要答应下来,钱的问题不用担心。

    王跃动想了一下,还是问道:“丁伯伯,请问这笔费用是否可以分批提供给您呢?”

    “当然可以,前期我们有五六万就可以开始了,剩下的钱可以后面再说,如果项目进行的顺利的话,最终也有可能用不了这么多钱。”

    王跃动装作很高兴的样子,说道:“真是太好了。关于报酬的问题,我把我的想法说出来,丁伯伯,你们看看是否有什么问题。等中文传呼机研制成功以后,你们三个人可以选择一次性的但是得分批收取一百万元的研发费用,也可以选择在将来新成立的公司中占有20%的技术股份,不管是钱还是股份,到时候就由丁伯伯负责分配吧。而在产品的研究期间,每个人都可以按月领取1000元的生活费用,研究结束后,如果三位愿意选择股份,加入新成立的公司的话,薪水我们可以再谈。”

    丁文凯笑着说:“我那份生活费就先不拿了,我有工资,只是我那几个学生,我会适当的发一些钱给他们的。其他的我没什么问题,至于是钱还是股份,到时候再说吧。”说完又看了看另外两个人,“你们觉得呢?”

    展承民说:“我和丁主任一样,生活费我也就不拿了。把东西做出来才是要紧的事,钱要先用在刀刃上。至于其他的,到时候听丁主任的吧。”

    陆君浩说:“我在宜家还拿着工资呢,现在我那个超市管理系统快要做完了,只要到时候徐老板不停发我的工资,我也不用拿那份生活费。至于产品做完之后,我可能会选择股份。就我自己来说,直到来了安州,才算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因此,我可是打算在安州安家落户了。”

    离开丁家后,王跃动就开始发愁了,“小宸啊,这五六万我一下子也拿不出来啊。你表哥我的积蓄也就是两万多,三万左右,这次接的单子又多,几乎用完了工厂的流动资金,你看看,这钱还差一半多呢。”

    张宸笑嘻嘻的说道:“表哥,别着急,钱不是问题。明天我还得上课,你自己去找徐哥,跟他说我说的,让他先给你6万块钱。”

    虽然张宸说过很多次,钱不是问题,但是王跃动始终也不相信自己这个小表弟可以搞到这么多的钱,但是不管王跃动怎么问,张宸就是不肯再多说了。王跃动没办法,第二天试着去找徐宝木,把事情一说,徐宝木没有任何犹豫,就说到,“王兄弟,钱不是问题,小宸已经跟我说过了,我让财务立刻去准备,要不这样,你下午过来拿钱吧。”

    这下王跃动是彻底的震惊了,好半天才问道:“徐……徐哥,为什么你愿意给小宸这么多钱,他可是只有八岁啊。”王跃动就有一个担心,是不是徐宝木想要讨好张致恒,才不去拒绝张宸的要求?可是这笔钱数额实在巨大,要真是这样,自己可得好好考虑一下,说不定要把这事和姑父说一下才行。

    徐宝木笑道:“王兄弟不用担心,你可不要小瞧了你这个小表弟哦。你看看我这个宜家,其实是有小宸的一半的,没有他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这笔钱实际上就是小宸自己的,我作为他的兄长,只不过暂时替他保管一下,不然他乱花而已……”

    王跃动回到家,再看到张宸的时候,眼神就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张宸心中明白,就偷偷的和王跃动说:“表哥,这件事情可别和我爸妈说哦。”王跃动点点头,随后禁不住感慨道:“何谓英雄出少年,我今天终于算是见识到了。”

    张宸希望王跃动能担任未来新公司的法人代表,不用出资,既可以拥有10%的股份,王跃动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将第一笔研发费用交给丁文凯之后,王跃动就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回去了。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日历就翻到了新的一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迄今为止也进行了十年。这十年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从84年下半年开始,经济就出现了一些过热的苗头,尽管后来采取了一些措施,也未能实现经济的“软着陆”,经济过热的现象反而在继续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货膨胀日益加剧,社会生产和消费总量不平衡,经济秩序开始出现一些混乱。88年实行的“价格闯关”不到半个月就告失利,直接导致了蔓延全国的抢购风波。当时的人们,有钱的抢购家用电器,没有钱的囤积日常用品,甚至还有人囤积了一户人家可用200年的卫生纸。那个时候,宜家家居新卖场还没有开业,但是原有的宜家展示厅里面的家具也被蜂拥而至的人们抢购一空……

    88年四季度,国家开始实行治理整顿,严控物价,已经进行了10年的经济改革暂时停摆。从89年元旦开始,全国上下就弥漫着阴郁的紧张空气,1月1日,一向严谨而慎言的《人民日报》在《元旦献词》里非同寻常地写道:“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经济生活中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党政机关和社会上的某些消极**现象也使人触目惊心。”

    经济局势的动荡,再加上苏联和东欧地区的政局持续“恶化”,使意识形态的争论变得非常敏感,一些人士担心私营企业的发展最终将造成社会主义国家的“变色”,因此大量的针对改革政策的质疑从四面八方射来,自十三大之后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开始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在这种情况下,从89年1月开始(本书中这个时间相对真实历史有所提前),自81年以来规模和力度最大的、针对私营企业的整顿运动开始了。1月5日,安州市政府发布通告,开始对全市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税务普查。

    张宸看到这条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徐宝木,他已经意识到了这次的税务普查很可能就是寒流来袭的先兆,虽然早就告诫过徐宝木,现在宜家的盈利状况非常好,千万不要在税的问题上做什么手脚,但是事到临头,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查出了问题,2年来的辛苦就有可能在一夜间付诸东流。

    徐宝木则当着张宸的面将财务总监胡建辉和机械厂派到宜家的副总监周映秀都叫了过来,2个人均向徐宝木保证宜家的账目是非常清楚的,该缴的税款一分钱也没有少,因此财务上绝对没有问题,张宸的心这才稍微放下了一些。

    与张宸的担心不同的是,有人看到这条通告后却是禁不住的狂喜,这个人就是颜涛。在家里老实了一段时间后,颜涛又开始有些不安分了,看到报纸上的通告,颜涛的大脑就开始飞速的运转,思考着一个罪恶的计划。

    </p>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