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大兵 - 第三百二十一章 神车试验小分队
第三百二十一章神车试验小分队
就在‘波’*夫积极组建西姆基工人营的半个月时间里,莫斯科地区的战争形势,出现了重大转变。踏入十一月后,天气持续严寒,暴风雪时有发生,令进攻莫斯科市的德军举步维艰。而苏军却在有利天气的掩护下,从苏联其它地区不断‘抽’调部队向莫斯科地区增援,该地区的兵力由原来的十多个师迅速增加到七十多个师,莫斯科大会战进入到相持阶段,德军不得不停下来进行兵力调整,并等待大地及河流完全冰封,泥泞道路凝固有利于行军的时候。
直到11月16日,德军才发动了所谓的‘秋季攻势’(实质上已经普遍降雪)。在莫斯科北面,霍特第3装甲兵团向东南方向进击,目标直指莫斯科——伏尔加运河,赫普纳第4装甲兵团在其南面齐头并进。而在莫斯科南面,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也向北推进,直指莫斯科以南的卡希拉。克鲁格第4集团军从莫斯科西面担当正面进攻,掩护两边侧翼的坦克集群迂回进攻,正面的进攻由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包克元帅亲自上阵指挥。
‘波’*夫人待在西姆基,只能靠收听莫斯科的无线电广播电台来了解战况的发展。在‘波’*夫的大力督促下,西姆基工人营的编制内人员,全部于11月16日前完成了军事训练,西姆基的防线也建立了起来。
从西姆基森林通往西姆基工厂区的道路已经被反坦克三角障碍物封堵住,并埋设了一些步兵地雷形成雷区,在风雪天气下要想穿越被封堵的路段将极为困难。
第一道防线设在驿站马棚通往莫斯科运河的道路沿线,该道路已用反坦克三角障碍物人为改变了走向,由较为笔直的道路变成左右弯曲迂回的仅供一辆车通过的道路,像坦克车这样的车辆要想通过,速度将变得极为缓慢。沿着这条修改过的道路两侧,‘波’*夫设定了多个有利于反坦克枪手狙击坦克的火力点,火力点的分布呈‘交’错状,可向道路的多个方向‘射’击。
第二道防线位于驿站马棚与金属制品厂之间的地段,针对这个地段上小土坡及小树林分布广泛的特点,‘波’*夫‘精’心设定了类似国际象棋棋盘模式的多点位狙击火力网,一旦敌人的车辆及步兵进入该地段,将会遭受多个方向上火力拦截。
第三道防线位于金属制品厂的前面,挖了一条一百米长五米宽,前浅后深的反坦克战壕。战壕的后面,工厂大‘门’的两侧,也有反坦克三角障碍。
‘波’*夫现在是稳坐西姆基,只等德军来。但‘波’*夫还有些担忧西姆基的兵力不足,通过‘私’人途径,向德别克斯夫教官写了封信。此时德别克斯夫教官已经前往莫斯科市内的一间坦克厂任职,‘波’*夫在信中希望对方,能想办法帮忙搞来些重武器,哪怕是一两‘门’小口径火炮也好。
在11月20日的时候,‘波’*夫得到了德别克斯夫教官的回信,信中的内容,令‘波’*夫喜出望外。德别克斯夫教官因其极强的改装坦克的能力,才上任几天就得到上级的重用,专‘门’负责对现有的坦克进行改良设计,并动手制造试验车型。德别克斯夫教官在信中说,他已经向上级建议,将在11月底12月初,率领一支由三到五辆试验型改良坦克组成的坦克小分队,到西姆基进行模拟演习,以测试新坦克车型的‘性’能。
这个消息让‘波’*夫兴奋了一整天,原本只是想搞一两‘门’小炮,没想到却是一支坦克小分队,尤其可贵的是,这些坦克车还是新型号试验车,相信其战斗力只会比现有的坦克更强。
在11月下旬,整个莫斯科地区的战役进行得十分惨烈。在莫斯科以西的战场正面,苏德双方以大量的步兵及火炮部队,进行持续的消耗战。苏军西方方面军司令朱可夫,集中了最‘精’锐的部队,寸步不让地顶住了纳粹军队的步步紧‘逼’,甚至还实施了两次反击战,致使在该方向上德军进攻的效果不大。
真正对莫斯科市构成实质‘性’威胁的是,从南面进攻的古德里安第2装甲集团军及从北面进攻的赫普纳第4装甲兵团的部队。
苏军西方方面军司令朱可夫大将,在11月29日下达了全线反击德军的命令,而德军也在30日下达了不惜一切攻进莫斯科市的命令,苏德两军展开了莫斯科会战的大决战。
30日清晨,小雪初停,寒风依旧,气温在零下十五度至零下二十度左右。如此寒冷的天气,人从口里吐出的热气,甚至能在帽檐处结冰,就算全身裹在厚厚的棉衣里,‘波’*夫坐在雪橇上依然感到寒冷,用玛利亚寄给他的‘毛’线围巾,把自己的颈脖脸面也包起来后,感觉才好了些。
这天‘波’*夫没有像往常那样带领巡逻队在西姆基巡逻,而是在通往莫斯科市的一条道路的路口等待,这一等就是半个小时。
“看,前面有车队驶过来了”正当‘波’*夫觉得无聊的时候,营里的向导别列佐夫同志,用他手上敢雪橇的杆子指了指有雾的道路。
“把马灯点亮拿给我。”听到向导的提醒,‘波’*夫马上来了‘精’神,让其把两盏马灯点亮,‘波’*夫亲自拿在手上,向前方的车队打灯讯号。
“隆隆隆隆”这支从薄雾中出现的车队,就算是减速慢行,也能在很远的地方就听到车辆发动机引擎的声音。光从声音上判断,‘波’*夫就肯定来的不是普通车队,而是一支坦克车队。
首先从雾中驶出来的是一辆中型坦克,第一眼看过去,‘波’*夫觉得有点像t-34坦克,但却比t-34略为大一些,最明显的不同在于其炮管要比t-34坦克要长很多。
“是‘波’*夫同志吗?”这辆坦克顺着道路前进,一直开到‘波’*夫的雪橇旁,才停了下来,一名头有点秃顶的中尉从打开的坦克前舱探出身来询问。
“我正是‘波’*夫。”‘波’*夫向对方点了点头大声回答。
“请在前面带路,我们的坦克在后面跟进。”那名坦克中尉向‘波’*夫挥了挥手,示意‘波’*夫的雪橇先行。
“德别克斯夫同志呢?”‘波’*夫没有马上动身,而是又大声向对方询问。
“德别克斯夫主任,在后面的巨型坦克里。”坦克中尉只回答了一句,就又缩回到坦克舱内。
本来‘波’*夫还想询问更多情况的,见对方不如此,也只有命令向导把狗套后,拉着雪橇往工人营的营部返回。
一辆又一辆坦克,相继从雾中驶出,随在狗拉雪橇后面,沿着道路前进。‘波’*夫不时回头打量这些坦克。发现它们全部都是改装坦克。除了驶在最前面的用t-34坦克底盘改装的坦克外,还有一辆用t-70坦克底盘的,一辆用t-26坦克底盘的,一辆用kv1坦克底盘改装的,三辆不同类型的战车。
而最让‘波’*夫感到震惊的是,行驶在最后面的一辆巨型坦克,这辆坦克非常特别,车身特别长特别大,车身的前端后部及中间,都安装有一个炮塔,炮塔与炮塔之间还装有双管重机枪塔台。给‘波’*夫的第一眼感觉是,这不是一辆坦克,而是一艘在地面上行驶的战舰。其坦克车身的装甲极为厚实,比起在前面行驶的kv1改装坦克还要厚。但其车速极慢,时速不超过10公里。
由这五辆改装坦克组成的小分队,足足‘花’了四十分钟,才抵达西姆基工人营营部所在地,停在金属制品厂旁边的一片灌木树林中。
“哈哈,‘波’*夫,这次我德别克斯夫来支援你了”巨型坦克撞倒了两棵树木后,才平稳地停下来,一个戴着钢盔,额前飘着白发的脑袋从主炮塔上刚冒出来,就大声地向走过来的‘波’*夫叫嚷到:“这次的五辆改装坦克,比起上次的几辆改装战斗车来,要威武很多吧?”
“嗯,确实威武但就不知道在实战中经不经得起考验。”‘波’*夫热情地向德别克斯夫中校打招呼,把他扶下巨型坦克,并点了根烟递给他。
“我的出品,都是从实战出发的。”德别克斯夫显然对自己这批新改装出来的坦克,信心很足,“坦克厂里的条件,要比莫扎伊斯克镇的条件好很多,这次带来进行试验的坦克,其设计理念都是沿用自你曾指挥的坦克排的战斗车辆而来的。”
“这五辆改装坦克,都具有其特别之处。”德别克斯夫一边‘抽’烟一边向‘波’*夫一辆坦克一辆坦克地介绍情况。
“这辆改装t34坦克,是坦克厂近期重点攻关的坦克。‘德别克斯夫首先指着车队的第一辆坦克说到:“它的最大改进之处是其车载火炮系统,采取比76mm口径更大的85mm火炮,而且炮管的倍径更长,‘射’击‘精’确度更高。”德别克斯夫指了指坦克的炮管又拍了拍车头的装甲,说到:“其前装甲板的厚度也增加了,并且采取了倾角斜面设计,能有效反弹‘射’来的炮弹。”
“这应该就是后来的t34-85坦克吧。”‘波’*夫并没有接口德别克斯夫的话,而是边看坦克边在心里暗自猜测,“这次来的可都是传说中的神车试验品啊”
(本章中出现的都是苏联未来的坦克试验车,其中的巨型坦克在二战中曾制造了两辆,并都投入到了莫斯科保卫战中。)
</p>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