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秘事 - 第三十七章 明教特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请收藏
    秦岭秘事 作者:秦岭少侠
    第三十七章 明教特使
    江湖是个大染缸,江湖是个鱼龙混杂的所在,江湖也是英雄辈出的地方。
    武林是个传奇,武林是各种技艺的角斗场,武林也是随时都可能发生血雨腥风故事的战场。
    武林人士在动,江湖风起云涌、各方人物纷纷登场,一场较量和厮杀难免;武林人士不动,是在酝酿下一次更大的动,天翻地覆、震惊天下的事件已在进行中。
    十月一日这天傍晚,一对人马在山林中快速前行,他们是谁?他们要去干什么?
    原来这支队伍带队的是白莲教陕西堂堂主杨玉娇,走在队伍中间的正是南海师太,队伍中还有孤独门掌门诸葛汉水,香山派掌门林香玲,林正师兄弟三人,张莲英和七位师妹等。这支队伍整整一百人,是从五百多名武林人士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都是武林高手,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穿着统一的灰色粗布衣衫,左手手臂上都缠着一条白色蚕丝带。
    天完全黑了,这支小分队借着月光爬过一座座小山,走过一个个村庄,向南郑县小南海附近的龙门垭奔去。这二十多天来,经过派出各方人马打探,大家知道九月九日晚偷袭小南海的黑衣人和红衣人就驻扎在龙门垭的一处大宅院里。这支队伍来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防止误伤自己人,他们统一了服装和标示,他们养精蓄锐,就是为了今天为死去的同道报仇,铲除危害武林的邪恶分子。
    就在同时间,一支人数很少的武林人士组成的小分队也从东向西赶往龙门垭。为首的青年男子正是九月九日在大佛洞坐在舞台座位上的明教特使刘六。
    原来九月九日当夜刘六和手下的弟兄们杀出一条血路向小南海东方转移,在路上又遇到金枪门掌门杨照金,两人商量后连夜翻山越岭跑到巴山北麓、米仓山脚下的城固县二里乡躲藏起来。刘六这次带来的弟兄中有一位叫谭福的,谭福有一位做茶叶生意的远方亲戚就住在二里乡的南沙河边。当谭福的亲戚知道来着是明教执法长刘福通的弟弟,明教特使刘六后,非常激动热情,因为这户人家是明教的忠实信徒,是当地明教徒的召集人。
    明教特使刘六,是红巾军首领之一刘福通的亲弟弟,年方二十三岁,在家中排行第六。出生于颍州(今安徽阜阳界首市)刘肖镇的一个巨富之家。
    介绍刘六,不得不说起他大名鼎鼎的哥哥刘福通。刘福通生于公元1321年,从小聪明过人,习武学文,青年时任朱皋镇巡检,正直仗义,很有威望。当看到元王朝权臣专权,官贪吏污,不重视汉人,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百姓怨声载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非常义愤。同时,元王朝钦差贾鲁以修河为名,假公济私(因勒索刘家珍兽白鹿未逞),改河道,毁刘宅。刘福通于是国仇家恨凝聚于心,对朝廷失望透顶,遂决心造反灭元。恰有韩山童以白莲教主的身份在北方广收门徒,刘福通等被游说加入,成为其最早的一批信徒。
    韩山童,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家里四代信仰白莲教。韩山童成年后一边务农,一边传播白莲教。韩山童和刘福通等鼓吹“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号召信徒,等待时机,推翻元朝统治。
    至正四年(1344)五月,大雨二十余日,黄河暴溢,沿河郡邑均遭水灾,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难。由于河水溢入会通运河,威胁两漕盐场,影响到元廷国库收入。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元惠宗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发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今河北大名南)等13路15万民工及庐州(今安徽合肥)等18翼两万军队,开始治理黄河。命中书右丞相脱脱总督治河事物。
    韩山童、刘福通等抓住这一时机,编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四处传播;同时在河道中埋设一石人,背刻“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待石人挖出,人心浮动,随于五月初,聚众三千人于颍州颍上,杀黑牛白马,誓告天地,准备起义。宣称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刘福通自称为南宋名将刘光世后代,当辅佐韩山童。正当起义将举行之时,由于消息走漏,县官派兵前来镇压,韩山童被捕牺牲,其妻杨玉艳、子韩林儿逃奔武安。刘福通率众冲出重围,于五月初三日攻占颍州,大起义正式爆发。由于起义军头裹红巾为标志,故称为“红巾军”,又称“红军”;军众多为白莲教徒,烧香拜佛,故又称“香军”。
    刘福通攻占颍州后,犹如平地春雷,震撼中原大地。是时天下官吏贪污成风,法度宽纵,贫富不均,百姓食不果腹,都希望参加反元起义。起义不到一个月时间,从之者数万人,军队扩大到近十万人。元廷非常为之震惊,急命监戍治河民工的同知枢密院事赫厮、秃赤领阿速军六千并二万汉军讨伐刘福通起义军。赫厮、赤秃与河南行省徐左丞三人经常以酒色为乐,属下军士烧杀抢掠,军纪败坏。赫厮望见红巾军人多势众,扬鞭大呼“阿卜!阿卜!”(蒙古语“走”之意)回头就跑,元军不战自溃,来自高加索北麓的阿速人不服水土,不习水战,病死者过半。六月,刘福通乘胜占据朱皋(今河南固始北),攻破罗山、真阳、确山,进攻舞阳、叶县等地。
    刘福通有了根据地后,一边开展军事斗争,一边整顿白莲教内事务。韩山童在世时,全国白莲教教主就是韩山童。韩山童被捕牺牲后,大家推举韩山童的妻子杨玉艳为新教主,总揽全国教务。刘福通虽然是起义的功臣,但他在白莲教内的资历和职务都比较低。为了牢牢控制住红巾军,保证自己今后的地位,刘福通听从弟弟刘六和一些谋士的建议,在原来白莲教的基础上择优成立明教。在刘福通的强力推行和鼓动下,红巾军将士大多加入了明教。
    但问题马上又出现了,谁来做明教的教主?虽然刘福通是明教的创立人,他可不敢冒分裂白莲教、违反韩山童教规的罪名,受天下起义军的指责。白莲教主杨玉艳根本不把刘福通放在眼里,刘福通也就不可能把明教教主的位子让给杨玉艳。想来想去,刘福通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当上明教教主不但不会威胁自己的地位,还对自己今后开展工作名正言顺。他,就是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韩林儿才是十几岁的娃娃,在白莲教没有什么职务和地位。自己让韩林儿做明教教主天下人肯定心服口服,也有利于自己对明教的控制。韩林儿不会对自己有任何不利,就是做教主也是一个傀儡。
    刘福通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他想到就会努力去做到。刘福通马上安排人寻找韩林儿,并在明教中宣传韩林儿是教主,他是总教执法长。
    明教刚成立,虽然在红巾军中影响很大,但和白莲教比人数和影响力都远远不及对方。而且在整个武林,明教更是一个无名小辈。在困惑中,刚好得到玄龙魔教将在九月九日在汉中小南海举行天下武林大会的消息,刘福通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展示机会,纵然做不了武林盟主,也可以借此武林大会宣传明教,让天下武林认识明教,接受明教。
    刘福通不可能自己来参加武林大会,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派自己武功高强、足智多谋的弟弟刘六来参加武林大会。他告诉刘六,你需要多少人我都派给你。令他吃惊的是弟弟只挑选了三十名明教弟子随行。刘六心里更清楚,哥哥和元军交战,手下正需要大将,不能影响前方的战事。
    就这样,刘六身负哥哥和明教的重托,带领三十名明教弟子,不远千里,来到汉中小南海参加武林大会。
    不想,武林大会还没有举行,就遭到暗算。刘六在南沙河边,想到了突袭黑衣人和红衣人的计划。他不会让哥哥失望,一定要干出让天下武林信服的事情。看着只剩下二十二人的队伍,刘六没有退缩。当刘六把自己的计划告诉金枪门掌门杨照金时,杨照金慷慨激昂地说“想我祖上杨再兴追随岳飞岳王爷抗击金军,大小百余战,杀得金人胆寒。今天,对此武林祸害,我有何惧哉!为兄和你一起去,杀他们个胆战心寒。”听到杨照金是当年威震金人的宋朝名将杨再兴的后代,刘六喜出望外。杨照金手下只剩下二十名弟子,双方加起来总共四十四人。刘六安排当地白莲教弟子打听红衣人和黑衣人的动静,得到确切消息后,他们就展开了行动。
    深夜,龙门垭笼罩在薄雾中。到处是静谧的气氛,不多的几户人家都沉沉进入了梦乡,没有一丝光亮。在一处平地上,坐落着一所大院,这是当地一户姓王的人家。儿子在奉元路做官,家里广置有良田近千亩,桑园几百亩,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户。伴随着几声院子里传来的狗叫,几十名拿着兵器的黑影眨眼间翻进了院子,几名在院子内站岗的黑衣人被这些人从背后一一解决。守在暗处打瞌睡的十几名红衣人也在片刻间被杀死。院子分前院和后院,有房屋近百间。翻进院子里的这些人带队的两人正是刘六和杨照金。
    刘六带领一部分人跑进后院,杨照金挥动祖传金枪杀向前院的一间大屋。两名被狗叫声吵醒,打开门准备到院子里小便的黑脸大汉看到金枪向他们刺来,吃惊的喊叫,等他们刚喊出声,金枪已经穿透他们的身体,他们噗通一声倒在了地下。七八名金枪门弟子乘机闪身杀进了屋内。屋外的响声惊醒了屋内睡觉的人,他们揉着眼睛叫喊着,从枕头底下取出宝剑和大刀,跳跃着起身和冲进屋内的人搏斗。金枪和宝剑上下飞舞,数十名屋内的人又命丧在床铺上。分别在几十间屋内睡觉的黑衣人和红衣人都被惊动醒,他们穿好衣服,拿起兵器很快投入厮杀。杨照金退出屋子,在前院和跑出来的黑衣人厮杀在一起。
    就在杨照金杀死两名黑衣人的同时,刘六带领明教弟子已经砍开几间屋子的木门,杀死了一大片还躺在床上睡觉的红衣人。刘六发现,后院住着的全部是红衣人。
    大批红衣人冲出屋外和刘六等打杀在了一起。这样,前院和后院形成了两个战场。刘六面对数倍于自己的红衣人,面不改色,挥动手中的宝剑越战越勇。
    不多时,院外传来喊杀声,杨照金在前院看到院子正门被打开,有大批黑衣人和红衣人从院子外杀进来。杨照金大惊,想我们中计了,大批黑衣人和红衣人埋伏在院外等我们。等看到大批黑衣人和红衣人冲进后院,刘六也感到吃惊,这些黑衣人和红衣人埋伏在院外什么地方?刘六陷入了重围。
    红衣人继续发挥着夺命红雨伞的威力。他们站成三排。第一排发射完飞刀后退到第三排,第二排紧接着又发射飞刀,第三排早已做好了准备。毫无防护设备的明教弟子、金枪门弟子虽然勇猛,还是躲不过密如蛛网的飞刀。看着身边的弟兄们一个个战死,刘六和杨照金心如刀绞,但他们竟无法救他们。
    这样的战斗是残忍的,时间也显得特别可恶。
    明教的弟子们只剩下刘六和另外一名兄弟还在战斗,杨照金身边已经没有弟子了,他们都战死了。
    刘六心里想:可惜我刘六还没有完成哥哥交给的任务,就死在了这里。杨照金不愧是杨再兴的后裔,他把祖上传下来的这把金枪舞动的呼呼响,飞刀居然被他纷纷击落,数名红衣人也死在了他的枪下。杨照金想战死有何妨?人生应该壮烈一些,应该轰轰烈烈。听到后院的喊杀声,杨照金笑了,萍水相逢,居然遇到这样的好兄弟,和自己一样英雄,就是自己死了也要和刘六成为好兄弟。
    突然,刘六胳膊疼痛难忍,他用眼睛的余光扫视,发现胳膊上中了一飞刀。旁边和他背对背继续战斗的明教兄弟大惊说“堂主,你受伤了。”刘六安慰说“兄弟,不碍事,我们要想法冲出去。杨帮主还在前院呢。”两人目光相遇,坚定的信念使他们勇气倍增,几乎同时,两人挥动宝剑飞身冲出包围圈,杀向前院。黑衣人和红衣人被两人的勇气和胆略震惊。刘六和身边这位兄弟杀开一条血路和杨照金汇合。三人目光相遇,彼此心领神会地一笑,展开更加勇猛的还击。
    一位头领模样的黑衣人对着刘六和杨照金劝道“明教特使刘六、金枪门掌门杨照金,看你们也是英雄好汉,与其在江湖中碌碌无为、无名无利,不如加入我们。只要你们放下武器,同意加入我们的队伍,保证你们名利双收,一辈子风光无限。”刘六回答道“休得哆嗦,我明教就没有怕死之人,更没有投降之辈。”杨照金冷笑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顶天立地,死有何妨,少废话,咱们枪头上见高低。”这名黑衣见劝说无效,大怒命令道“杀,杀了他们三个。”
    数百黑衣人和红衣人围住刘六、杨照金等三人厮杀,形势对刘六等越来越危险。正在紧要关头,院墙上箭如雨下,黑衣人和红衣人猝不及防,中箭倒下一大片。等黑衣人和红衣人的几名头领看到射向他们的弓箭后,均大吃一惊。原来射箭的人是南海师太、杨玉娇、诸葛汉水等人,弓箭是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连弩”,一次可以连发十箭,切威力比普通弓箭强很多。这些“连弩”都是南海师太按照先祖诸葛亮传下来的一张古弩仿制出来的。黑衣人和红衣人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神奇的“连弩”。这种“连弩”在元朝的军队中也不曾有过。
    南海师太这次带来了二十五张“连弩”。等“连弩”的弓箭都射得差不多了,大家一起跳进院内,冲进黑衣人和红衣人的队伍厮杀。一百名武林高手,个个施展平生所学,杀得黑衣人和红衣人步步后退,倒下一大片。
    这场厮杀已经没有悬念,半个时辰后,除了乘乱逃走的黑衣人和红衣人外,其余的都被杀死、杀伤。战斗结束了,刘六由于体力透支严重和受伤,昏倒在地下。杨玉娇和林正赶忙把他抬到一张床上医治。
    杨照金喘着气说“南海师太,你们来得很及时。不是这位明教特使刘六,我早已做了刀下鬼。”南海师太说“我们还是来晚了,这么多弟子战死,我们很痛心。”
    这时,远方传来几声鸡叫,天亮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
    第三十七章 明教特使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