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技术档案 - 第86页
刑事技术档案 作者:余姗姗
第86页
在化工厂工作过?
薛芃注意到这句话,先是一顿,随即接着道:“还有,洗标合格证上基本都写着‘优等品’和‘一等品’。”
“两位老人都是六十五岁,这个年纪应该经历过几个特殊时期,一般都会比较省吃俭用,这种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不容易改变。”
“但显然,这两位老人比其他老年人更注重保养自己,就连衣服都是精挑细选。这应该是和他们的职业有关。”
说到这,薛芃又指向摆在“客厅区域”的照片,说:“家具选材也是比较环保的,老式木头的居多,而且卧室、客厅都摆了空气净化机。”
陆俨:“江城的天气一向不好,在化工厂工作尤其要预防尘肺一类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就算离开工厂了,也会下意识注意空气问题,这种职业里带来的条件反射,会不自觉的流露出来。”
说到这里,两人相继沉默了。
直到薛芃想起刚才那茬儿,说:“哦,你刚才说他们在化工厂工作过?我们第一次取证比较匆忙,而且家属也不在,我们不敢翻查的太过分,没有发现类似工作证明之类的东西。等齐队把手续补上,我们再返场取证,也许还会有其他发现。”
陆俨放下照片:“我也是问了老人的儿媳妇才知道。对了,这个人你也听过。”
“我也听过?谁啊。”
“钟钰,有印象么?”
钟钰?
薛芃拧着眉头,回忆了几秒,随即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陈凌的朋友?”
陆俨笑了:“就是她。”
薛芃下意识说:“这也太巧了吧。”
“是很巧,我当时也是这种反应。”
薛芃歪着头,和陆俨对视了几秒,忽然明白了:“你觉得这不是简单的巧合,也许会有内在联系?”
陆俨:“陈凌的父母去世前也在一家化工厂工作过,陈凌和钟钰的父母是同事,钟钰的公婆也有类似的工作背景,而她婆婆李兰秀的样本里有检验出毒物成分。”
“你是在怀疑钟钰?”薛芃很快提出疑问:“可是我们这次并没有在李兰秀家里找到毒物。而且如果是因为职业关系导致的慢性中毒,这也和钟钰无关,应该是化工厂的防护问题。你的怀疑是从哪里来的?”
停顿了两秒,陆俨就蹦出两个字:“直觉。”
“……”
薛芃默默地翻了个白眼,随即开始收拾桌上的照片。
陆俨皱了下眉头,双手环胸的问:“你不信?”
“你的直觉一向很敏锐,我知道的。只不过我还以为你能说出什么颠覆性的东西,吓我一跳……”
陆俨垂眸笑了下,随即脑海中就浮现出钟钰的模样。
他想了下,又忽然问:“你们女人如果化了妆,是不是随时随地都会想到补妆?”
这话问的没头没脑的,把薛芃问的一愣。
“我不怎么化妆,偶尔需要化,也会抽空看一下有没有脱妆,有没有花掉。”
“那这个抽空,会有多频繁,是不是不管什么情况,只要想到自己的妆花了,都会立刻拿出粉扑盒补一下?”
薛芃一时无语,只定定的看着陆俨。
陆俨也直勾勾的望着她。
薛芃叹了口气:“你到底想问什么,直接一点。”
陆俨“哦”了一声,这才将钟钰在icu外的补妆动作描述了一遍。
薛芃听了,许久都没有说话,脸色也渐渐严肃了,很快陷入沉思。
趁着薛芃发呆的功夫,陆俨又检视了一遍箱子里的物证,直到薛芃醒过神,喃喃道:“我想,你的直觉是有道理的。”
陆俨看过来:“你也觉得解释不通了?”
“嗯。”薛芃应了一声,但很快就话锋一转,“不过这也只能说明,钟钰并不关心李兰秀,不在乎她的死因,或许她只是觉得,人都死了,还追究什么呢?可能她表现出来对高世阳的关心,也是演的。但就算是这样,也不能代表什么。”
陆俨:“所以现在还需要更有力的证据,来证实我的怀疑。”
薛芃笑了下,一样一样地数:“起码也要等进一步毒检结果、尸检和二次取证之后,就算东区分局动作再快,这么多事安排下来也要两、三天。再说,这又不是支队的案子,你怎么这么上心?”
“也许是案中案或是连环案呢。”陆俨淡淡落下这样一句。
他只是随口一说,薛芃也只是随便一听,两人都没有太当真,最起码现阶段,所有猜测和怀疑都只是某种设想,还没有变成事实。
*
下午,历城。
“轰”的一声,天上开始打雷,云层黑压压的笼罩在城市上方,压得人喘不过气。
韩故下了飞机,就叫了一辆车,直奔市区。
到了酒店,韩故却没有办入住手续,而是在前台和经理点了下头,值班经理便将房卡递上,显然韩故是这里的熟客,经理早就认识他。
韩故一路上了十五楼,在最尽头的房门前站定,刷卡进屋,动作很轻。
进门后,韩故依照经验,先快速四处检查一遍,比如一些针孔摄像头。
几分钟后,韩故又折回外间坐下,不会儿门口就响起敲门声,接着便是一句:“客房服务。”
韩故起身,将门打开,门外是负责清理房间的女工,大概四十多岁,面容有些憔悴,身材也有点走形。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