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技术档案 - 第164页
刑事技术档案 作者:余姗姗
第164页
直到薛芃也靠了过来,几人就蹲在身体跟前。
就听季冬允说:“尸体没有出现任何尸蜡现象,就目前来看这位男性生前体型偏瘦,脂肪较少,肌肉组织较多。因为有衣服包裹,腐败过程会比没有衣服包裹的尸体相对较快,衣服可以保护昆虫的幼虫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也会使它们的活动力加强。”
薛芃接道:“他穿的是专业的登山靴,冲锋衣和运动裤也都是名牌,和现在的季节相比,他穿的算暖和的,但这里是自然保护区,如果是来露营,穿得多一些也正常。”
季冬允转而对陆俨说:“现在我还不能确定死因,如果排除掉工具伤,那么死者可能是猝死,也可能是中毒,具体结果还要等进一步尸检。”
陆俨点头道:“我明白,辛苦你了,季法医。”
季冬允:“哪里,应该的。”
尸体很快被装袋带走。
陆俨和季冬允仍在交谈,薛芃这时也抬起头,目光却没有看向他们,而是盘旋在尸体上的苍蝇,随即目光又跟着落下的苍蝇,再度回到尸体上。
陆俨率先注意到,问:“这些苍蝇有什么不对?”
薛芃说:“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好像除了丝光绿蝇,还有马蝇。我在我爸笔记上看到过……”
停顿了一秒,薛芃又转过头,见陆俨和季冬允都盯着她,眼神古怪,便又说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种寄生蝇,它的卵会产在马、驴、骡的粪便上,会寄生在动物身上,有时候也会寄生在人身上。对了,我刚才在死者的衣服里面夹层处找到一些动物毛发,有可能是马毛,不过还需要进一步化验才能确定。”
马毛?要接触到马,除了马场,就是附近的村落了。
陆俨皱了下眉,快速将现场的所有线索串联到一起。
马毛、铅弹、专业的登山装备、男性死者,以及大片鸟类尸体。
怎么想,这些“拼图碎块”似乎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
男性死者已经死了多日,而这些候鸟是前一天晚上才被人从高空射下来,有一片刚好散落在尸体旁,森林管理员招呼村民们进林子打扫时才发现的。
也就是说,从男人死亡一直到昨天以前候鸟遭遇大规模屠杀这段期间,管理员和村民都没有来过这片区域,否则早就发现尸体了。
*
直到取证结束,众人离开这片区域,警戒线仍留在原处。
陆俨和管理员交代过,他们还有可能返场二次取证,所以案发现场不要让人进去。
管理员满口称是,但陆俨对此人印象却十分不好。
早在进林子之前,陆俨就注意过此人相貌,一双小眼睛左右躲闪,就是不正眼看人,颧骨高耸,两腮凹陷,嘴角下唇,还佝偻着背,见到这么多警察过来,脸色很差,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
按理说第一个发现案发现场的人,就应该是管理员。
死者死亡多日,案发地点又不属于多隐秘难以发现的地方,尸体完全暴露在外面,没有任何遮挡物,更没有掩埋,可这个管理员却声称从没有注意过。
在做笔录的时候,他也是经方旭多次提醒,才支支吾吾的说,好像在几天前是有一个人进林子了,却也记不清他的样貌。
要不是今天管理员和大批村民进林捡拾鸟类尸体,这个男性的尸骨还不知道要放置多久。
根本无需审问,陆俨就已经有几分肯定,这个管理员一定知道些什么。
但目前案件尚未明朗,不便打草惊蛇,只让法医助手提取了管理员的唾液,以便回去做物证比对,暂时还不能将管理员就定为嫌疑人。
众人陆续离开自然保护区,已经能看到前面不远处的公路了,而管理员居住的小屋,就在靠近公路的位置。
薛芃走在后面,略一抬眼,就能看到前面管理员的背影。
那管理员一直低着头走路,虽然勾着背,但腿脚很灵活,只是越往外走,他越缩紧脖子,还将衣领往上拉起,将兜帽遮住头部。
薛芃正不解,这时就听到头顶上传来一阵阵乌鸦叫声,而且声音越叫越大。
不仅薛芃,其他人也都听到了,下意识顺着叫声看去,就见几只乌鸦飞了下来,目标正是管理员,对着他不停叫嚣,还围着他攻击。
管理员动作娴熟的从兜里摸出一瓶喷雾,对着头顶一通乱喷,很快将乌鸦们驱散。
薛芃看到这一幕,下意识皱起眉,上前便问:“请问,您刚才喷的是什么?”
管理员一愣,说:“哦,就是一些驱鸟剂,绿色无公害的,就是这种气味能把它们赶走,我们当管理员都要准备的。”
薛芃笑了下,说:“哦,我还以为驱鸟剂只会用在农作物区、机场、电力设施这种需要避鸟的场所,原来林区管理员也在用啊?”
管理员别开脸:“用的,用的,你看这些乌鸦,隔三差五就会攻击人,真的会影响我们工作的。”
薛芃扯扯唇角,没接话,脚下一转,继续往前走。
只是在转身的瞬间,她脸上的表情也跟着变了,眼神里还透出一丝冷意。
*
在返回市局的路上,车子的安排有了一点变化。
薛芃被叫去和陆俨、季冬允一辆车。
薛芃也没往心里去,等上了车刚坐稳,就听陆俨问:“我听你们刚才在聊驱鸟剂,是不是有什么发现?”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