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崛起 - 【1249 德皇询问俾斯麦的对华外交策略】
懂政治的人,明白有实权就好,其实而无需其名,名需要承担过多的义务,伊藤就是有这样的认识。
华皇从来都认为,伊藤博文是一个政治家,而且是亚洲这个时代,最厉害,最出色的政治家。
德皇威廉一世立刻派人招来俾斯麦,询问对日本和华国的外交策略,这些事情,威廉一世通常都会支持俾斯麦的看法。
俾斯麦在来之前,已经听说伊藤博文去找过德皇的事情,同时判断出,德皇应该私下已经收了日本的好处。
其实,俾斯麦早就设想过日本和华国,德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姿态。
虽然德国在亚洲并没有势力,华国成立之后,取消了所有原先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可以说,也触犯了德国的利益,但是考虑到如果华国被英法克制,英国在亚洲的利益将继续膨胀,所有,对于俾斯麦来说,这也的确是一个难题。
德皇和俾斯麦两个人之前虽然没有认真讨论过对华国的外交问题,但是整个欧洲列强的主流观点,都是不能让华国起来。
也许,最绥靖的就是英国人,可偏偏现在华国的对手就是英国人。
“陛下。”俾斯麦接到召唤,不敢耽搁,半个小时之内便赶到了皇宫。
德皇威廉一世,一直在大厅没有走开过,指了指沙发,“宰相先生,坐下说吧,相信你应该已经知道我有什么事情要询问你。”
“是的,陛下大概是要问我对华国和日本的外交政策,我想,我们最好是置身事外为妙,本来我们在亚洲就没有势力范围,这两个国家不管谁起来,谁被打下去,对于德国来说,都没有多少好处,不介入,反而将来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向我们购买装备,一旦介入,很有可能得罪华皇,也得罪日本天皇,还会得罪英法。”俾斯麦简明扼要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德皇威廉一世点点头,以他对俾斯麦的了解,其实在俾斯麦来之前,他就大概想到了俾斯麦可能会这样回答,德皇指了指桌上的红色信封,“这是日本人刚刚给我的一笔钱,500万马克,他们希望我们支持日本。并且拒绝同华国做军火生意。”
俾斯麦怔了一下,虽然跟自己想的一模一样,但是德皇已经收了钱,也说明了德皇的态度,“既然陛下已经想好了要支持日本,我就不再说什么了,不介入是最好的,支持日本也不会得罪日本,英法这三国,但是陛下要考虑到华国以后会和我们德国外交上交恶。”
“怕什么?一个东方古国而已,不是说,他们还是农耕社会吗?”威廉一世奇道。
“不,陛下,据我所掌握的情报,华国虽然推翻原先的清政府,重新统一才两年的时间,但是发展的很快,尤其是华国的陆军,在去年击败了沙俄的远东军队,夺取了海参崴港口,并且夺取了中亚地区,现在听说华国还准备介入正在进行的阿富汗和英国之间的战争,甚至包括非洲的祖鲁战争,以及美洲的南太平洋战争。他们绝对不是没有实力的国家,最关键的是,建立这样一个新兴帝国的,居然是一个9岁的孩子。”俾斯麦提醒道。
“嗯,这个孩子的事情,我已经听说过很多次了,这真的是世界政坛的一个奇迹,怎么会有这样的小孩,简直是神童,听你这样说,我觉得,我们更加应该遏制华国的发展才对,不管德国是否在亚洲有势力范围,东方崛起一个像是华国这样的大国,对于我们德国来说有什么好处?”威廉一世问道。
“不介入日本和华国的事务,这是上策,如果一定要介入,最好是同华国打好关系,这是中策,请恕我无理,我认为,帮助日本,或者说在舆论上偏向日本,这是下策。”俾斯麦本来是不想管这事情了的,毕竟德皇已经表态,但是他出于对德意志帝国利益的角度出发,还是觉得自己有责任说出实情的背后。
“这又是怎么回事?”威廉一世问道。
“19世纪,中国和日本面对同样的西方文化入侵,同样经历了鸦片输入,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结果为什么天差地别?19世纪初,西方完成工业革命开始对外扩张,中国和日本基本上是同一时间被打开国门,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被英国撬开,日本1853年被美国炸开。结果两个国家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态度,日本人各种乱七八糟的改革、变法、革命,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学习西方的工业化,开始接受外来文化。反过来华国才用了两年时间,就已经初步完成了工业化,一个拖拖拉拉,绕了一大圈,完成了内部改革,工业化,而且同样是鸦片输入也是天差地别,华国这种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地域广大,比整个欧洲加起来都要大,单一的民族,单一的国家,单一的政党,一旦发展起来,速度是很可怕的,陛下有没有想过,即便是整个欧洲国家都封锁华国,也不见得能够阻止他崛起呢?”俾斯麦反问道。
如果是华皇听到了俾斯麦的这个见解,一定会震惊的吓一跳,可惜,这种话,俾斯麦只会在私下和德皇单独说,不会对任何人说。
德皇威廉一世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俾斯麦对华国的评价居然会这么高,“你真的认为,一个地域这么广大的国家,才刚刚完成工业基础,就有能力跟欧洲列强抗衡,要知道,英法,还有我们德国,哪一个不是经历了上百年的产业革命才有今天的成绩?如果华国真的有你说的这么厉害,那么,我觉得,更不能帮助他们。”
“我们在欧洲,同英法不会保持长久的和平,同沙俄不存在和平的基础,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带上一个盟友,极大的可能就是奥匈帝国,或者更小的意大利王国或者西班牙王国,再要么就是巴尔干半岛的小国,在欧洲,我们始终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我认为,华国这种泱泱大国,一旦崛起,声势会很惊人,但是也诚如陛下所说的,他的发展速度,快不起来,没有个50年,无法赶超我们现在的工业技术,但是,他们自保的问题不大,他们在亚洲保持最大国家的影响力的问题,也不会大!所以,跟华国搞好关系,肯定要比跟日本搞好关系,对于帝国的利益更为有利,当然,两不相帮,置身事外,这是最上等的策略。”俾斯麦肯定的回答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看了看桌上的红色信封,有点舍不得,“既然跟我们的关系不大,我觉得,能吃多少利益,就先吃多少利益,这样比较划算。”
俾斯麦叹口气,不再说什么,他真的在很多策略方面,和德皇是有分歧的。
俾斯麦的确是世纪的伟人,看什么事情,尤其是国际事务,都看的特别的准确!
在国内问题方面,首先在1871年至1877年间的“文化斗争”中,与罗马教廷互相攻击,最后以双方互相妥协结束。
再在1878年随即开始“围剿左派”,制定《非常法》,以打压社会民主党。
但同时间,他亦制定了很多保障工人的措施,来进行拢络,虽然很多只属表面性质,但仍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劳工立法的国家。
可以说,俾斯麦走的每一步,都是相当准确的,最合乎现在的形势的。
选择奥地利就决定了当时时局的趋势,也就决定了后来欧洲外交政策的方针,包括成立三国联盟在内。
经过大祸之后,到了今日,许多摇摆与危机,不很吸引德国的注意。
俾斯麦只要把成立德意志与奥地利联盟里头的许多动机与反对的动机,详细说明:是许多动作、用意、感情、解析的一种结果。
我们就不必多在这方面讨论,只要略为观察1880年前面几年间的事情就知道了。
俾斯麦重整中欧,他抛弃了自由选择,他同俄罗斯分开了,他尝试同英国友好,但他却不能办到这件事。
虽然这件事没成功,但开始时他走了好运,英国不肯加入任何反对法国的联盟,俄国(原是英国的仇敌)就趋向于同德意志的列强友善的新的三帝联盟,它是关于分享巴尔干利益的。
俄国在近东可以自由反对英国,俾斯麦这样帮助亚历山大,以满足他的愿望,就能够破坏俄国和法国的会谈。
俾斯麦支持成立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三国联盟,其目的在于阻止意大利与法国联合,俾斯麦却不希望意大利有什么紧要的帮助。
只要“有一个意大利的鼓手拿着三色旗在阿尔卑斯山顶上出现,他就很满意了。”
三国联盟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要排除意大利与奥地利两国间的仇恨。
但是他并不认为这几个目的是基本的。
最要紧的目的是维持和平局面,其余都是次要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