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崛起 - 【1353 迪斯雷利骑虎难下】
“你不是说都解决好了吗?这次的事情,明显是华皇对于在英国遭到行刺的不满行为,他这是在用抗议的方式,让我们大英帝国在整个国际社会失去应有的地位,这是我任内见到的最恶劣的外交事件!”维多利亚女王的声音并没有提的很高,但是语气已经十分严厉了。
本杰明迪斯雷利叹口气道:“尊敬的女王陛下,我认为过错一方不在我们,刺杀事件发生在英国,华皇当时并没有激烈的表示,直到过了这么多天,他先后到达了比利时王国,荷兰王国,都没有任何的表示,这次到了德国,才放出这么大的风声,我觉得,他这是蓄意要我们英国难堪,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挑衅行为,是蓄意的挑衅。”
“你们不给人家抓住把柄,他们又拿什么来挑衅?明知道现在和华国的关系很紧张,为什么派出的间谍还能被人抓住?这叫错了一次,在这个基础上,你们又犯了更多的错误。情愿少得到情报,也要保证人员的安全,一次性被华国抓获一百多人,听说还有更多的和间谍案有关的人员正在稽查当中,到时候再披露出来,我们大英帝国以后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还有力量吗?”维多利亚女王冷着脸道:“现在大英帝国上下都在闹,这件事情你无法解决好,拿不出一个让社会普遍满意的办法的话,我会考虑向议会提出提前进行大选,提前更换首相人选。”
维多利亚女王的威望显然是在本杰明迪斯雷利之上的,即便本杰明迪斯雷利是19世纪英国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也无法掩盖维多利亚女王的锋芒。
本杰明迪斯雷利眼中的目光闪烁不定,他并不害怕女王提前把他赶下台,他害怕的不是个人名望的得失,害怕的是整个他领导的帝国主义保守党会因此失去尊严,本来现在的选情就很紧张,各种信息表明,由威廉优尔特格莱斯顿领导的自由党,已经在选情中处于领先地位。
维多利亚一直冷然看着本杰明迪斯雷利,本杰明迪斯雷利也迎向女王的目光,这个六月份的王宫大厅本来应该很热的,却似乎让人感觉异常寒冷。
在场的侍从们虽然不敢偷看女王和首相的表情,却也知道,必定是非常的尴尬。
19世纪中期到现在的历史,就是本杰明迪斯雷利和威廉优尔特格莱斯顿两个人交替当权的一段历史,也是英国国家发展最辉煌的一段历史。
1868—1874年,格莱斯顿第一次领导自由党组织政府,进行了各项改革。针对英国的一切学校控制在教会手中和大部分学龄儿童得不到任何识字教育的情况,他在1870年实行国民教育改革,举办政府资助的非宗教的初等学校,为支持工业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而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
同年实行文官制度改革,建立一个既能提高行政效率又要节约开支的廉价政府,以利于把更多的资金用来发展经济。
1871—1872年,格莱斯顿又通过陆军改革,取消捐官,推行短期兵役制,创设监督地方自治机关活动的内政部等措施来加强军事官僚机器,使英国在建立欧洲大陆型的集权官僚制道路上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格莱斯顿在首任内阁中,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最后完成了自十九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上层建筑的改造,使之成为资产阶级统治人民的得心应手的工具。这一时期,正是他统治的黄金时代,为此,英国政府被欧洲各国统治者奉为典范。为了拉拢居民中的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中的上层,他在1871年颁布职工会合法化的法令,1872年实行不记名投票选举。
但是,1871年颁布禁止工人在罢工时设置纠察队的法令后,很多罢工的领导者被捕,甚至有7个妇女,因为看到罢工破坏者的时候,用手指指了他们一下,喊了一声“啊!”就被资产阶级司法机关判处徒刑。这些事件大大损害了格莱斯顿政府在工人中的声誉。
1874年大选中,自由党政府在国内的威望下降到最低点,人民的威廉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一钱不值了。原来支持他的自由贸易派资产阶级,在欧洲严重的经济危机袭击下,要求加强殖民掠夺。迪斯累里根据资产阶级这一需要,提出“帝国主义”口号,把托利党改造成为能够满足贵族地主、工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扩张野心的保守党。因此,格莱斯顿在这次选举中被迪斯累里的保守党击败了。
1876年4月,在巴尔干发生了保加利亚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民族起义。土耳其政府使用极其残暴的手段镇压起义,遭到全欧洲民主人士的谴责。但是,迪斯累里保守党政府却千方百计地掩盖其罪行。格莱斯顿认为这是他反对政府的好机会,便把自己打扮成弱小民族的热心保护人,利用群众大会、示威游行或国会演说等一切机会,指责土耳其统治者的暴行和迪斯累里的反动政策,因而获得了巴尔干斯拉夫之友的声誉。
1876年以后,迪斯累里政府因为发动殖民战争而出现财政赤字,不得不提高所得税,失去了资产阶级的支持。这又给格莱斯顿以可乘之机。
现在威廉优尔特格莱斯顿又作为中罗狄安候选人,旅游全国各地,到处演说,反对迪斯累里的侵略政策,赢得了人们的信任,被看作是英国民主主义的首领。
大选将要来临的前夕,他向选民提出“你赞助还是谴责迪斯累里的国外政策”这样一个蛊惑性的问题,使自由党在竞选中赢得了不少选票。格莱斯顿把自己装扮成反对迪斯累里政府侵略政策的“英雄”。
在这样的背景下,又发生了华国高调挑衅的外交事件,更是让本杰明迪斯雷利如坐针毡,内部大选都应付不过来,他几乎没有精力照顾不知道要干什么,并且在他眼中野心勃勃的华皇了。
老迈的本杰明迪斯雷利首相瞪着眼睛同维多利亚女王对视了一眼,“请女王陛下放心,我会拿出稳妥的方案来!如果我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女王,英国没有人有能力拿出更好的办法!”
维多利亚女王无声的哼了一声,本杰明迪斯雷利的话,挑衅意味浓厚,等于已经如同普通老百姓之间的吵架了。
“但愿首相先生在处理国际事务,维护大英帝国尊严的时候,也能拿出这样的气势!”维多利亚女王说罢,立刻站起身,再也不看本杰明迪斯雷利一眼,走了。
本杰明迪斯雷利望着维多利亚女王离去的背影,恨恨的握了握两只拳头,感到无比的愤怒,却无处发泄。
陷入了阿富汗战争泥沼的大英帝国,只是一个外强中干的花架子而已,本杰明迪斯雷利没有想到,华皇居然敢向全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国家连番的这样恶劣挑衅,他不是不想打,但是国内的财政不断恶化,打仗要钱呢!钱从哪里来?
本杰明迪斯雷利突然觉得头很痛,并且萌生出一种后悔的情绪,后悔不该对阿富汗作战,整整一年过去了,这场战争,随着华国的加入,不知道会将英国带往何方?
要做霸主,需要有充裕的物资和资金,所以,大英帝国从来没有成为过世界霸主,只能算是过去的这一个世纪,以及现在的这个世纪当中列强中的领头羊,仅此而已,他们的国际声望也从来没有达到过霸主的标准。
德国和美国是如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到半个世纪就追上大英帝国的?
后进国家通过模仿和直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等方法迅速赶超先进国家,从而两国生产力水平达到近似。这个增长收敛的概念是动态且不均匀的,英国农业生产力的相对下降并不意味着其工业生产力也下降了,这一点是必须予以重视的。
在原本历史中。
美国在1870年代的生产力水平约是英国的87,但很快在19世纪之内就完成了赶超,后来事实上英国在战后的经济成长部分缩小了与美国单位生产力的差距。
而德国则在1870年仅仅达到英国单位生产力的61,但到了一战前达到80。
这也正是本杰明迪斯雷利尴尬的地方。
现在的问题是华皇只是挑衅,并没有宣战,如果宣战,事情倒是容易解决了,但是华国没有,英国现在已经难以应付阿富汗战争,本杰明迪斯雷利已经是骑虎难下的状况,再加上一个华国,他该怎么办?
如果就此向全国下达动员令,能有多大作用?
本杰明迪斯雷利估计,不但没有作用,甚至会引来抗议,大规模的抗议,直接断送他本人和党派的政治前途。
全国总动员牵扯到的是利益,站在家门口喊着要打,跟真的要打,让每个人都拿出钱来,这是两个概念。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