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歌 - 分卷阅读48
男人挥了挥手,黑衣男子就顺从地退回他身后去了。仍是遮面的男人自然引起了楼中人的窃窃私语,男人只是瞥了他们一眼,就走向了楼梯的方向。
他不会真去与那些没见识的家伙们计较。
墨澜阁是顶楼唯一的一间房,通常是禁止出入的,此时却畅通无阻。男人推开房门,早已有人恭候在屋内了。
“阁主。”
屋内被称作“玄武”的人微微躬身,将男人请上主位。黑衣男子一闪身,不见了踪影。
“玄武。”低哑的声音从男人口中吐露,他取下遮掩面容的道具,顺了顺头发,赫然是凤子卿,“宫中近些日子都有些什么动静?”
“回阁主,宫里一直在筹备岁宴一事,其中礼部最为繁忙,除此之外,倒也未曾听闻有什么大事儿……若真要论起,也只有燕妃的生辰将近这类不足挂齿的小事儿了……”
燕妃……
凤子卿凤目轻挑,没来由地一阵不愉快,司秦朝歌倒是娶过妻拜过堂了,自己倒还真忘了他那“三千后-宫”。
抽个空,把这笔账一起算齐了。
“宫中还是要盯紧些,我们的眼线一定不能暴-露,至于那个燕妃……就别去管了。”只要是司秦朝歌过去的女人,他就很难不厌恶,“这次的岁宴还是如常?”
他想起胸口怀揣着的那张请帖,这次宫中怕是破了例了。
“阁主,属下曾听说……”他凑过去,对着凤子卿的一只耳低声道,“这次的岁宴宴请了西洋使臣。”
“西洋?”
凤子卿凝起眉,不知那些西边的家伙怎么突然跑到东玄土地之上来了。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其中必然有什么隐情。
“西洋最近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大事倒真有一件。前些日子前任教皇丹特离世,正是政权交接的时候……想来……”
话音戛然而止。
有些话,不能说的太过直白,后面的意思凤子卿也懂,无非是想通过与东玄交好巩固统-治。
西洋虽然地小,可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主。司秦朝歌兴许轻视西洋,可深入调查过的凤子卿却做不到这一点。东玄靠强权治国,西洋,靠的却是信仰,这比单纯的强权要有用也要牢靠得多。
“如果真是这样,倒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凤子卿想了想说,“白虎还在西洋吗?”
“是。”
“让他准备好……参加新任教皇的登基大典,本座要得到关于他的第一手情报!”
“……是。”
西洋的信任教皇是谁,至今也无外人知晓,教堂将情报封锁得格外牢固。但无论那会是谁,只要不威胁到司秦朝歌的安危,凤子卿便不会去理睬。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声,是楼下伙计的声音。
“楼主。”
凤一倏地出现在门口,在凤子卿的点头示意下开了门,随即又隐于暗中去了。
伙计进了屋,一眼就看见坐在主位的凤子卿,眼前一亮,却又很快识趣地转过头,面朝玄武的方向。
只是眼神还不忘往凤子卿那儿瞟上几眼,这果然是位尊贵的存在!
“何事?”
见凤子卿没发话,玄武咳嗽一声,唤回伙计的心绪,那些小动作他自然看在了眼里,只是苦笑几声,阁主的存在感太过抢眼,也着实不好忽略。
伙计赶忙答道:“回楼主,楼下来了群希望住店的客人,似乎像是……西洋人。”
玄武格外吩咐了,见到了西洋人便要上报,此时一听,心头一动。
“确定?”
“应该是没错的。”服饰和样貌上都有不小的差异,“楼主,是否让他们入住?”
“这……”
玄武下意识地看向凤子卿,只见凤子卿微微颔首:“玄武楼是京城名楼,而非栖凤阁情报楼。”
意思便是自然要按普通生意的地儿来做事。
玄武松了口气,点头道:“去安排吧。”
靠在一边的凤子卿闭着眼,却不免有些疑惑。
既然是西洋使臣,那为何不住进宫中,而是选择了宫外的酒楼?
第七十三章 威严 (1489字)
第七十三章威严
不论西洋的来使出于何种目的入住玄武楼而非宫内,都已不在凤子卿的考虑范围内了,他此时思考的是该如何给司秦朝歌带来一份惊喜。
想起出遇之时……他不禁笑出了声,想出了个好主意。
“玄武,”他唤道,“宫中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礼部尚书乐舟的效率很高,都已安置妥当了。”
凤子卿抿了抿唇,目光闪烁,向他勾勾手,在玄武耳边喃喃了几句,惊得玄武张大了嘴。
“不……阁主,这不妥吧!”
“有何不妥?”凤目上扬,质问道。
察觉到凤目中的不悦,玄武理智地闭上了嘴,不再言语。上位者喜怒无常,栖凤阁历来的阁主有哪位是好相与的?一个不慎,就会跌入深渊。伴君身侧,总得处处小心,而他方才就差点犯了大忌。
“属下明白,这就去安排。”
凤子卿满意地昂首道:“去吧。”
玄武恭敬地退出房中,掩好房门。玄武楼的最高层并不是为楼主玄武准备的,而是栖凤阁阁主莅临时的住所。待他离开,凤子卿掀开纱帘,正好对着皇宫的方向眺望。
不知他此时在做些什么呢。
凤子卿的眼眉都弯了弯,目光愈渐柔和,舔了舔唇。
又开始想念起那副销-魂的身躯和思念的旧人了……
……
相较于打着一肚子坏主意的凤子卿,司秦朝歌此时显然烦躁得多。面对一群聒躁的殿下之臣,帝王的不怒自威的气势逐渐放开来了,猛地一敲案台:“够了!”
够了够了,确实是够了!这帮啰嗦的老家伙们喋喋不休地争论了一个早上,就为了是否允许“武林之人”参加宫中的岁宴!
他在知道宫中没有不透风的墙,却不知这消息传得这么快。不过他也无心隐藏,发了请帖给栖凤阁阁主一事传开便传开了,既是事实,何须躲躲闪闪?只是不料一群迂腐的老家伙打着先帝制度不可废的旗号,奏本让他撤回旨意。
司秦朝歌冷笑,他们还真把自己当成宫中的主人了!
“众位爱卿似乎意见很多?”蓦地拖了个长音,“那,便由众位爱卿来坐这皇椅,执掌国事吧。”
几个上了年纪的老臣脸一红,赶紧垂头,口中说着“不敢”,但司秦朝歌的脸色却越来越冷冽。司秦朝歌上位后,换下过不少老臣,可仍有些元老仗着资历不好驱逐,也就留了下来,可到了这个时候,就没道理再留他们了。
“几位爱卿年岁已高,早朝站得久了对身体可不好。”他突然说道,“老了,还是回家养老得好……”
极为老臣皆面如灰土,帝王的意思再明了不过,就是要他们辞官归乡!
虽是不舍,可下命令毕竟是一国之主……
几人面面相觑,终究是站前一步,摘了头顶的乌纱帽。
“臣请归乡。”
“臣附议。”
“臣……”
司秦朝歌大手一挥:“准了。”
留下他们,岁宴上迟早是个麻烦。
对他们,司秦朝歌可没什么爱才之心,年岁高了,还有什么精力才学来顾及国家大事?首先能做到去修身养性齐家再说……
“关于这件事,”话音一转,司秦朝歌又转回最初的话题上去,“还有哪位爱卿反对吗?”
殿上一片沉默,对于这些所谓的“祖宗规矩”,年纪轻些的官员并不过分看重,既然是帝王的主意,怎会有什么问题?一不威胁自己利益,二不威胁国家存亡。
司秦朝歌似乎对此很是满意。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