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异界好种田 - 重生异界好种田_分节阅读_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请收藏
    他说完就去了隔壁灶间,炉灶旁砌起来堆放柴火的地方有长条石块砌起的边,小麦就坐在那里发呆,张小柳抱着小松也挤了过去。

    “咦,你把饭都烧好了?”灶膛里的火已经熄灭了,但是坐近了还是能感觉到一阵热气,还有破布围起来把锅遮得严严实实,这都是他们平日蒸饭时为了防止热气散开做的。

    “嗯,你们回来得这么晚,都该饿了。”小麦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棘草,毫无章法的在地上划着。

    “真厉害,你还没有这个灶台高呢,也能给哥哥帮忙了。”张小柳想起他来到这里的第一天,也是这个孩子垫着石块站在灶间给他和小松热早饭。正是这样让他见之心酸的情景,使他几乎没有犹豫就决定留下来。虽然现在想想,他也实在没有别的地方能投奔了。

    “哥哥要下田,还要做饭太辛苦了。”每次被夸,小麦都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抬起头来。”张小柳拍拍他的手,似乎在这里这样的腼腆内向也没什么不好,但在他看来小麦是十分勇敢又有主见的人,与这样的表情实在不太匹配。一个人单单手脚勤快是不够的,必须有坚强的性格。赵正则和小麦都太温顺了,他努力地在改变他们,否则以后只能被人捏成包子。

    “那块地儿也不大,你两个哥哥都要在那里起房子,到时候就算你要建房子也太狭窄了些。你伯么答应了,等你建房子时给你换块大的地儿……”隔壁原本细碎的声音渐渐大了起来,张小柳能清楚地听到赵大田说的话。

    “换到哪里?”他正在担心赵正则会不知道怎么答话时,忽然听见他说。

    赵大田也愣了下,这个孩子向来是不爱开口的,甚至跟他说话都有种反应迟钝的感觉,不是摇头就是点头,一段时间不见却感觉他变了许多。其实赵伯么只是随口说以后给他换个地方,怎么会这么快想好?而且赵家除了现在住的周边那片地,其他的都是种庄稼的,哪里舍得用来做房子,赵大田自然更不会知道。

    “如果换的地方够大,我也愿意换。大伯可以问问伯么,打算把哪儿换给我呢?”赵正则又说。

    “现在哪里知道,只要你愿意,这件事等你建房子的时候再讨论啊!”赵大田皱起眉头,刚在赵伯么那里受了气,听起他的话来也觉得咄咄逼人,十分不悦。

    赵正则不语,赵大田又说:“你看看你,现在都是给张家白干活,你把地儿种得再好,以后还不是张家那个小子的?不如趁现在跟你哥儿说说,把这里划个地方给你以后建房子,也算有个根基。这里可比我那边大多了,也不用跟你哥哥挤。”

    “我没田,吃穿住都用的是他们的。田里也没什么活儿,他们的地比起大伯家来少得多了。”赵正则没有再问要换的地方到底在哪里的问题,随着他转了话题。似是不经意地提醒他,当初在他们家也是一样干活,而且还干更多田地里的活。说到底,他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走到哪里都是一个人。有人给他吃住,还是他占了便宜。

    “他们能跟我比吗?我怎么说也是你大伯,难道会害了你?你如果坚持要那块地,到时候大家都建不了房子!”赵大田觉得这个侄子被教唆了,要是以往哪里敢这么跟他说话!

    “对不起,大伯,但是那是我唯一的地方了,爹爹说过让我在那里建房子的。你如果想换,告诉我拿哪里来换,只要够建房子,我就与你们换。”赵正则的态度是前所未有的明确和强硬,赵大田闻言瞪了他许久,才愤然离开。

    张小柳也暗暗诧异赵正则如此大的变化,他原以为即使他坚持不给出那块地,也只有站着被训的份。过了一会儿就又听到赵大田离开的声音,他心想事情可算完了,果然俗话说得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如果不是他放纵,阿正在他家怎么会过得这么艰难?现在又来说这些似乎很有理,却处处说不通的话。

    他心中想着,把小松放到地上,站起来打开锅盖,把蒸好的饭和放在上面保温的菜端起来。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这样,把菜放在灶台边,捧着饭碗围着吃饭就是了。

    “吃饭了。”等赵正则走进来,他喊了一声,先把饭都盛上。

    “小麦做了饭?”赵正则走近,也有些意外。蒸饭很费时间,肯定不是他们回来后才做的。而放着的两盘青菜已经有些变色,显然也不是现做的。

    “是啊,小麦现在可能干了。先吃饭吧,饿坏了。”已经是晚春时候了,白天渐长,天黑得晚。像他们这样等完全天黑了走回来,恐怕已经戌时了,肚子早就饿得呱呱叫。

    小麦做饭显然要比哥哥节省得多,煮出来的饭粒都能数得清,其余用的全是杂粮。张小柳也没有说什么,照样吃得狼吞虎咽。吃了这么久,他也渐渐习惯吃这样混合的米饭了。

    ☆、善恶

    赵大田毫无所获地走了,张小柳心里却舒坦不起来。人真是奇怪的生物,因为有了思想,即使相同的血缘、环境,也能孕育出完全不一样的个体。有人天性善良,更多的中庸者即使做不到雪中送炭,也绝不会落井下石。

    可是无论走到哪里,也能碰到另一类人,心思不正又好占便宜,得了好处还想维持清高的脸面。就像赵大田,说得合情合理的样子,其实半点也没有考虑别人的难处。明明一家子已经占尽便宜,还想把人家拥有的最后一点也拿走。他之所以再三叮嘱赵正则不可以轻易把那块地拱手送出去,也是不想看到他们得意洋洋的嘴脸。有些人无论你怎么善待,也不会得到一星半点的回应。再者,赵正则虽然住在家里,但是如果以后存得有银钱能自己建了屋子,怎么说也是脸上有光,而不会被人指指点点是依附着张家生活。

    赶集前一天下午,福来就跑来问他明天去不去赶集。福来是大顺么么的哥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名字中带了个福字,长得特别有福相,尤其是笑起来十分让人舒服。因为上头有两个哥哥,他平日里也不用怎么下田,只在家里浇浇菜劈柴做饭,算是十分受优待的生活了。

    “柳哥儿,明天赶集你还去吗?”张小柳正在菜地里摘菜,福来站在路边远远地冲着他问道。

    “去呢,家里油盐都要用完了,我要去打些回来。”

    “张五叔的牛车明天也走,我么么让你赶早些,一起坐牛车去。”

    “好哩,我知道了,不会晚的。”张小柳从菜地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把捆扎整齐的青菜。他走过去递给福来,笑着说:“拿回去,让你么么也尝尝我种的菜。”

    “柳哥儿,不用了。我家里菜地还有菜呢!”福来知道他家过得不易,么么以前整日都唠叨着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过下去,哪里敢拿他的菜回去。

    “拿着吧,告诉你么么,我家的菜园大着呢!现在只得这种菜能吃,以后全都长出来了能吓着他。”张小柳看他一眼就知道福来心中在想什么,自信地说。他踩秧草那天从大顺么么家的菜地路边过,就发现里面的菜也不多了。大概是前段时间要把菜地都空出来换种上茄子和夏天的瓜类,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福来微微一犹豫,这才接了过来。

    “看你这么高兴,该不会是你哥么么要过门了吧?”

    “哪有那么快,日子还没有挑好,听说他么么也不舍得他,日子可能要挑在年底呢!”福来果然一直笑眯眯地,走之前小声说:“明天我也和么么去赶集呢!”

    张小柳恍然大悟般朝他挥挥手,心想福来也十二岁了,比自己现在这样子还大一岁呢!只是听到去赶集,也能这么开心。

    他想了想,走进菜地理又摘了一把菜,朝着屋里喊:“小麦,出来帮帮忙。”

    小麦在屋里听到了,很快背着小松走出来。其实他比小松都重不了多少,背着弟弟显然也很吃力,弯着腰在走路。

    “小松,这么大了还要哥哥背着,你羞不羞呀?”张小柳一抬头就看到小松又趴在小麦的背上,没好气地说。刚来时只觉得小松身体底子太差,小麦也带惯了,他是比较纵容的。但是这段时间随着营养的提高,小孩子的脸色越来越好看,身体也壮实起来。

    “哥哥,你找我什么事?”小麦对哥哥言听计从,对弟弟也是宠爱有加。此时一见小松被训了,连忙打圆场。

    “你也别太随着他,小心以后把你的腰压弯就不长个子了。”张小柳吓唬他,看他连连点头,才说:“你去一趟草儿么么家,看他有没有好些。明天我带你去赶集,顺便问问他们家里有没有什么要带回来的。把这把菜带过去,就说是我们家菜地里种的。”

    “赶集?”小麦听到他的话吃了一惊,欢喜之情随即溢于言表。

    “是啊,还没有带过你去集上看看呢。你也不要太期待了,路远又辛苦,到时候可别哭出来。”看到他欢喜的样子,张小柳顿时觉得这个决定没有错。

    “我,我也是去看。”小松听明白了他们的话,对于那个哥哥每次去了之后就能带回许多好东西的地方也充满兴趣,在一旁不甘被忽略地说。

    他这么一说,小麦眼中的欣喜就淡了几分,摸了摸他的头说:“哥哥,小松也没有去过呢,明天你还是带他去吧。”

    “他那么小,哪里走得了远路?我去集上还有事情要做,难不成一路背着他?我可没那个力气。”张小柳也没法,他自己不稀罕赶集又累又热,但是对于鲜少见到热闹的孩子来说集市的吸引力可不小。但是小松去的话只能抱着,抱这么半天他可折腾不起。

    小麦为难的看着弟弟。

    怎么看都是个弟奴的样子……

    “小麦哥以前也没有去过对不对?哥哥可没力气抱你,到时候你要是走到路上累了,就回不了家了。你还要去吗?”张小柳恐吓道。

    小松咬着手指想了一会儿,果断地摇了摇头。

    “乖,等你长到八岁的时候就可以去了。”张小柳满意地拍了拍他的屁股,把他的手指从嘴巴里撬了下来。

    小麦见状也放下心来,拿着菜往草儿么么家走去。张小柳牵着小松的手进屋去,既然明天赶集,他准备再去买点肉回来开开荤,接着的几天就不用顿顿青菜了。现在地里的两垄地,是完全够他们吃的。这把菜也许他们不缺,也是他的一种表态,说明他一直感激着对方的帮助。

    村里村外就这么大的地方,哪家夫夫吵了架,哪两家有了矛盾,村里人凑一起嘴巴动一圈就全知道了。赵大田家给大儿说哥儿的事自然早就传开了,至于高家担心以后他们家要给侄子建房子娶哥儿的事,大部分都当个笑话听。若是这个大伯对弟弟的孩子真的如此上心,没屋没地没家当的,又怎么会让他小小年纪出门立户?

    张家两间破屋里住着四个孩子,同情的人自然不少,但是各家自扫门前雪,如果要救济,要么真金实银的铜板给出去,要么是自家的粮食送上去,又有几个人会舍得?也只是茶余饭后叹息一声罢。

    不过也有人发现,张家的日子可以预见的逐渐好了起来。屋子还是那两间,但是屋前围起了菜地,还放养着小鸡。田里的作物长势喜人,种的菜也有模有样,只要撑过这一年半载,总不缺吃的那口了。

    张家还没人打入村里的八卦圈,自然也不知道这些微妙的话。张小柳依然在为兄弟几个能吃上米饭奋斗,赵正则也在他的指挥下努力干活。带着小麦赶集是十分省心的,紧紧拉着他的衣角不用担心走丢,一条街走完也没开口要过东西,连张小柳额外奖励给他的冰糖葫芦也要带回去与弟弟分吃。

    这会赶集没什么重要的事,除了做饭缺的油盐,张小柳照例买了几斤肉。虽然还守着小瓦罐有点余钱,但是他也被这样的花钱速度吓了一跳,大米也不敢再买了,就买了一斗糙米。即便这样,回来的时候还是被一起坐牛车的一位老嬷嬷说了半天,一边念叨他爹么竟然连吃的口食都没有留下,一边又说小柳年纪小不会打算云云。

    等牛车一停,张小柳赶紧拉着小麦走了。他挺怕别人这样的唠叨,碍于辈分和别人善意的出发点不好说什么,可是在许多人的注视下听训又实在尴尬。

    “哥哥,其实嬷嬷说得对,吃糙米太花钱了,还不如买点麦黍之类的和大豆……”小麦显然也是累了,跟着他走出一段路才喘着气说。

    “你呀,可比大哥会掌家。等过两年我也不用担心了,什么事儿都让去办就好。”张小柳点了点他的额头,这个弟弟还真是勤俭的典范,每次看到家里要吃吃大米饭都是一副担忧的样子。

    “不过现在你和小松都还在长身体,我们也不能光吃那些东西。你出去玩的时候别跟人家说就成,咱家的情况我知道呢!”

    回到家里,张小柳再次被赵正则编织的手艺吓了一跳。昨天才听他提起要编个竹篮子方便以后挎着去赶集,回来就看到一大一小两个篮子用草绳挂在屋檐下,颜色青翠。

    “早上没什么事情就编了,还要等过几天晾干些才能用。”赵正则抱着小松走出来,小松马上跳下来扑到小麦的身上,脑袋到处蹭来蹭去不知道闻什么。

    “嗯,你的手艺真好。”张小柳赞了一声,把草儿么么家托他买的糖拿出来,小麦就接过来去送了。

    “很久没编了,不算漂亮。”赵正则笑了笑,他原本是想先试试的,后来发现没有出错就都留起来了。

    “你再陪会儿小松,我去做饭。”张小柳扬了扬手上提着的东西,示意今天又可以加菜了。

    ☆、混打

    竹树下的小溪水流最平缓的一处被人挖了个一丈见方的坑,然后在底部填上鹅卵石,两边是四五块平整的大石,围成了个不小的水池子。除非连着下大雨,这里的水轻易不会变得浑浊,附近的人家都爱在这里洗衣裳。或者夏日里从田里忙完了回家,经过这里也会停下来洗洗身上的泥垢,去去暑气。

    张家离这里近,平日里只要不忙,张小柳早饭后都会准时到这里洗衣裳,有时候还会带上小松在一旁玩水。这里也是流言集散地,无论好话坏话或者有凭有据的还是空穴来风的,只要有消息漏出来,几个人凑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就能说上半天。

    往常听见别人说什么,张小柳大部分时候都装听不懂,只是这天来到刚好听见几个么么长吁短叹的讨论村西有户人家要起新房子了,才刻意放慢了手上的动作竖着耳朵听。他们果然也不负所望,从那家人划了多大的地方要建几间房子,到要用多少材料多长时间都一一细数出来,然后意犹未尽地计算人家家里可至少有多少银子,才舍得下血本建房子。最后毫不例外地抱怨一下自家田地不够多,或者夫郎小子不争气,恐怕一辈子也没住新房子的运气云云。

    随着天气转热,张小柳越来越无法忍受现在住的不透风的屋子。木床虽然够大,但是睡了三个人就无法自由翻身了。夜里睡得久了,背上一片滚烫,还要防着挤压到两个小的。他留着卖灵芝剩下的那笔钱,主要就是想建个宽敞舒适的房子。虽然一时半会不适宜行动,但是也想先打探行情。等他终于慢吞吞地洗完衣服,那些人也刚好说完了,换了个话题。张小柳不再感兴趣,便打了个招呼提着衣服走了。

    往竹林里是条小路,他穿出来之后沿着大路走约莫二十丈,再往左边斜拐进去便回到家。至于这条大路,是祖祖辈辈不知道多少代努力下来的成果,横穿整个村子,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出了村往镇上的大路。他平日里走惯了,又正在合计方才那些么么们讨论的建房子的各种支出,连前面有人奔过来朝他招手都没有发现。

    “小柳哥,快点儿去救救小麦,他被打得流血了……”正要拐弯回家时,张小柳无意抬头看了一眼,才看到一个□□岁的小男孩越跑越近,嘴里还在喊着什么。

    张小柳开始没反应过来,待他的话脑子过了一遍才明白他在说什么。

    “流血了?小麦他们在哪里?”他把木桶放下来,下意识地问。他还没有把事情想得很严重,只以为孩子们推推搡搡或者玩的时候跑起来摔了,擦破皮流点血也没什么。

    “在大榕树下,是别人先动手的!小松也在哭个不停,不知道怎么样了……”赶来报信的是大牛,小麦带着小松出去玩时常常与他一起,这时候还怕小麦挨骂,连忙解释清楚。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