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明悦再次来到教室时,发现历史书页中夹着一张纸条,熟悉的娟秀字迹:
“五点,办公室。”
也许是因为已经下定了决心,明悦见到这张纸条,也没有很紧张,反而是带着一种既期待又忐忑的心理。
一整天,她都没怎么听得进去课,只是在脑中想些有的没的。
难道徐清平的字真的是那种娟秀的字迹吗?如果不是,那是他刻意变化了字迹,还是说在这个学校中还有一名女性gc党员?
徐清平把纸条这么自信地传给她,就那么笃定她昨天不是真的想拒绝他??好吧,只怕他确实是把她的心理摸得一清二楚了。
她现在加入了gcd,那以后在家里,岂不是要像明台一样和大哥玩捉迷藏了?万一被大哥发现……
明悦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了颤,这个想法太可怕,她甚至不敢去想,还是换一个吧。
在她的胡思乱想中,下课的铃声响起了。刘乔雨,她在这个学校的朋友之一,凑过来问她,
“走吗?我怎么看你一天都有些没精打采的?”
没想到她的情绪这么容易就被看出来了,以后怎么当特务?明悦一边未雨绸缪地想着,一边答复她
“我昨天去图书馆看的那本书,有些问题实在困扰我,我打算去问问老师,你先走吧。”
“那好吧。”刘乔雨有些失落地道,她又得去找别人一起走了。
“你也别太晚了,不然你家姐姐要担心了。”
“放心吧。”明悦冲着她招了招手。
“请进。”
在明悦敲了三下门后,门里传来了徐清平的声音,她推开门走了进去。
明悦注意到徐清平的办公室布局很是简单,除了书籍和文件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东西,像是个纯粹的学者。他的墙壁上则挂着几幅字。
正中间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字体苍劲有力而显得很大气。
徐清平正坐在他的办公桌上泡着茶,桌上有两副茶具,他的旁边是一张空的椅子,等待着客人的落座。这一切都在彰显着,他对明悦的到来早有准备。
不过明悦早有了自己已经被看透的觉悟,她倒也不慌张,走过去坐下,就准备拿起茶杯。
一只苍白而修长的手覆在她的手腕上,阻止了她的行为。
“耐心些,茶的前三泡,都不饮,这样泡出来的茶,才够味。”
她笑了笑,
“看来这个做人是一个道理,要有耐心。经得起‘泡’,经得起磨练。”
“孺子可教。”
说着,徐清平把手中的茶壶放到了茶垫上,拿出两张报纸,申报和大公报。
“茶还没好,这两张报纸你都看下,他们打擂台的一些文章和观点尤其有意思。”
明悦拿起报纸,开始认真地读上面的新闻和评论文章。读到一些有疑义的地方,或者是对一些观点的不认同,她就出声询问,徐清平则从当前的局势和斗争等各种方面给她分析,一问一答间,他们还真像是一对师生。
到最后读完报纸时,明悦喝了三道茶。
见明悦放下手中的杯子,徐清平笑着道:
“你既然打算在正经的报纸上投稿,日后每天都可以放学后来找我指导。”
投稿?明悦一愣,她没打算投稿呀?对上徐清平含笑的眼睛,她才明白这是给他们的关系过了一个明路,以后她再频繁来找徐清平,就都是寻求指导了。
“好的,麻烦老师了。过几天家姐有些心意带给老师,还望老师不要拒绝。”
“好说,好说。”
等明悦起身准备离开时,徐清平又开口道:
“过于急切而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贸然暴露,只怕得不偿失。你在校报上的文章,还是不要那么锋芒毕露的好。”
明悦心下一惊,确实,她的文章能被徐清平注意到,就同样可能被反对革命的人和gmd注意到,她前几周确实因为大哥的离开而情绪失控,失了方寸。
“多谢老师教诲。”
直到离开办公室,明悦和徐清平都没有提起过昨天的事,他的邀请,但一切又都在不言之中。从她走进办公室的那一刻,她的答复就已经明确了。
等明悦回到家时,将近6点半。明镜已经有些着急了,还好明楼不在家,不然她怕是又要挨批。
她扑到明镜怀里撒娇,
“姐姐我们学校的徐教授特别厉害!我请他指导我的文章,他一讲完,我什么都懂了,他以后每天放学给我讲习呢。”
“真的?”明镜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只剩下喜悦,“那你明天帮我带些心意给那徐教授,你不好平白占用老师的时间。”
“哎呀大姐,老师不会介意这些的,他人可好了。”
“听话。”明镜拍了拍她,“这表明的是我们的态度和谢意,你好意思总是平白麻烦她老师吗?”
明悦故意把脸皱成一团,“好—吧—”
“就你做古灵精怪的样子来逗姐姐。”
明镜用手点点明悦的鼻子,她作势向后倒去,
“哪有,明台可比我调皮多了。”
“明悦?你又在背后说我坏话,被我抓到了吧?”
明台突然从房间里跑出来
“哪有?你问大姐,大姐可什么都没听到。”
“姐姐你可要秉公执法,不许袒护她。”
明镜看着在一旁闹腾的明悦和明台,心中暖洋洋的。还好有小悦和明台在,这个家,才不显得那么冷清,还有人陪着她。
第二天,明悦就带着一袋东西大摇大摆地进了徐清平的办公室。倒是丝毫不担心别的同学怀疑她送礼是为了贿赂老师,很多时候,当人们想的越多,距离真相,也就越远。
“也不知道您喜欢些什么,家姐让我带了些家乡的特产,还有烟酒。”
“烟就免了吧,味道太重,我不喜欢。香水的味道也是,你最好少用。”
味道太重?是指很容易被别人闻出而不利于隐蔽吗?明悦细细琢磨着徐清平话中的意味。
自此明悦每天放学后都到徐清平的办公室向他学习。他给明悦讲解事和政治,把所有要告诉她的道理都藏在他对报纸的点评和分析之中。换做谁来,听了她们的对话,都挑不出半点毛病。